你看书,书也在“看”你。
目录:
前言
一、“江湖骗子”
二、输入
三、输出
四、另一种读书
五、读书的意义汇总
六、礼物
前言
说到“科学原理”这个词,不得不额外提一下牛顿和爱因斯坦两位大神。
这两位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影响,对本文中关于“读书”的科学原理,其实也有一种并不莫名其妙的联系。
1666年,当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懵懂和愚昧阶段的时候,当科学家对世界的研究依然停滞不前的时候,神在头顶实在看不下去了,立刻发话:“让咱牛顿去吧!”
于是,这一年,牛顿大神先后拿出了影响至今的科学研究成果:微积分、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光学的粒子说。紧接着,人们豁然开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就能解释通了。就连这之后两百多年的科学和机械工业发展,从此也有了一个无比坚实的理论基础。
但是到了239年之后,也就是1905年,当人类科学家将目光集中在物质的分子内部攻关时,牛顿大神的经典物理学理论却有点不太管用了。头顶的神看着实在着急,便再次发话:“小爱,该你上场了,走起!”
于是,这一年,爱因斯坦一次性拿出了4项在当下高科技领域依然随处可见的研究成果: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物质的分子说。这四项成果的问世,意味着几代科学家总算向人类彻底解释清楚了这个世界。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宏观的天体运动,到微观的分子结构,从看得见的物质到看不见的能量,世界上的很多事,并不是单独一套理论就能恒久通吃的。
这是科学从启蒙到起步,从发展到发达再到未来,顺手告诉人们的额外智慧。
言归正传,开始“读书”这回事的科学原理。
一、“江湖骗子”
从小到大,我们接触过太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以及读书的太多好处。现如今,更是盛行各种所谓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论。
其实,关于读书这件事,如果没有一个具体到从眼球和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科学原理做理论基础的话,那么以上那些名言警句和方法论,多少都会有点江湖神棍的忽悠味道。
就像有人给你说:“虽然我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但我知道那里发生的事一定很重要,这事必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且那里还有很多颜如玉和黄金屋——反正那里真的很美妙,你要信哥的,准没错。”
听到这样的话,你可能会直接回他一句:“滚犊子。”而不是心想:“嗯,说得真经典。”但事实恰恰相反。我们不仅信了这些话,而且还一信就是好多年。
其实,这些话本身并没有错。不管是对一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时代的发展,书籍一直都担当着承载和传递的重要角色。但如果一定要说某句名言适合所有年龄段和所有天性的人,那就会和1905年的世界科学界一样,非常尴尬。
二、输入
很多书都装满文字,这些文字会从作者手里跑到读者手里。在这个过程中,书籍扮演的角色,听起来会像个专门给人送东西的快递小哥。其实不然,真正送东西的“快递小哥”是文字,而书籍,倒更像个只负责收货、发货的物流公司。
文字在很长的历史长河里,一直扮演着符号的角色。直到“信息”这个词在信息时代被赋予高科技光环之后,它才从此有了“信息”的属性。“符号”只是简单的指代,而“信息”,则信息量很大。
文字,从此不再是单一的符号。
接下来,在说人脑之前,我们不得不先提一下电脑。
作为机械电子产品,电脑对人脑的仿生痕迹非常明显。直到当下的AI出现,科学家对人脑的抄袭和模仿欲望之强烈,只增不减,步伐从未停止。
电脑的功能,简单说就是对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在每一台电脑出厂前,存储设备都会被预先储存一些基础信息,比如软件、图标、文字、图片、视频等。到了用户手里,人们又会用光盘、移动硬盘往电脑里拷贝各种东西。等到需要的时候,只需轻点鼠标,电脑后台就会即刻读取,然后把内容很快展示出来。
读书也是这样,不同的是,电脑只会输入、处理、输出,而不会人类的各种复杂思考。这一点,不知道顶尖的科学家在对AI的研发上,会不会有朝一日也照抄进去。
现在我们快速回顾一下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一开始,文字只是为了方便人类记东西,而被发明出来的。记录的载体,从最早的结草绳,到后来的石头、龟壳、牛皮、木板、竹简、纸张,再到现在的硬盘。记录的内容也一直在不断升级,从肉眼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猪、羊、牛、鱼、树、花、草,到根本看不见的想法、情感、心理、故事,甚至到从来没有过的东西。
但无论怎样发展,文字的本质性宿命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承载信息。
所以,对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看书,首先是让不同数量的文字所承载的信息输入大脑的过程。对小学生而言,这个过程就像电脑刻录光盘。
只见两只纯真的眼睛聚焦着一个个文字,边读边看。这些文字会在他持续阅读的时候,以声音和光影两种形式,通过耳朵和眼睛两个渠道快速进入大脑。
在耳朵和眼睛的深处,这些声光信息会经过大脑内部特殊的化学信号转换,然后以特定脉冲电流的形式,变成不同神经元之间的全新连接。随着记住的文字越多,这样的连接也就会越多。
小学生的这种基础学习性质的看书,姑且叫做刻盘式读书吧。这种读书模式,可不只有小学生才有,初高中生、大学生,包括职场人士,都会不断接触很多全新的东西,都需要这种刻盘式读书。
这也就是古人说的“学无止境”。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内存,相当于电脑的一个T,但我们经常使用的部分却不到5%。所以,对于刻盘式看书来说,不怕内存放不下,往往最怕的是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没有热情。
刻盘式读书的特点是纯粹的看,顺便把感兴趣、印象深刻的记住。它还有两个特点,就是不停地给大脑“装”和“塞”。记住的会永远存下来,没记住的,可能就会从哪里来的又回到哪里去。
所以,看书的下一个境界就是“输出”。
三、输出
这里的输出,可不是传授和教学。
我们看书,书其实也在“看”我们。
我们通过文字读取信息,文字也通过我们大脑内部星空一般的链接,读取着我们的信息。就像刻盘式读书一样,一开始通过读书,大脑为我们刻录下崭新的信息。现在我们看书,文字就像电脑光驱上的激光头组件一样,读取着我们大脑里已经存储好的信息,这些信息也包括我们已有的经历和想法。
随着读取出来的这些信息不断增多,大脑就会为我们“输出”一个美妙又梦幻的东西:思考。
“思考”的物质基础,就是大脑内部不同神经元连接之间脉冲电流的闪烁。只有先建立起不同的连接,才有互相闪烁起来的可能。“大开脑洞”这个词,就是两个基本不相关的连接之间通过闪烁,突然产生了又一个全新的神奇连接。
思考的具体表现,大部分都会呈现在脸部表情上,比如:眉头紧锁、沉默、走神、微笑、大笑、痛苦、难过……这种现象浓缩成两个字就是“气质”,要是浓缩成一句诗,那就是苏东坡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只有让大脑内部的神经元连接足够多,足够闪耀,一个人才会自带光芒和神采。
大脑内部,本身就是另一个宇宙星空。
这片星空闪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丰富一个人的表情,升级一个人的气质那么简单。
作为身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地,读书还会为我们的大脑“输出”足够强大的思考力,为我们的手脚神经末梢“输出”足够强大的行动力,还会为我们的精神世界,“输出”无穷的乐趣和余韵。
这份“输出”,会伴随我们一生。
四、另一种“读书”
既然读书是刻录信息、读取信息、信息碰撞的过程,那么,就不仅只有读“书”才能帮我们和信息产生互动。稍作延伸,我们便都会知道,其实所有承载着信息的世间万物,都可以称之为“书”。
不同之处在于,读这本书只需静坐,而读那本“书”,则需要行万里路、阅人无数;读这本书,可以一头扎进无限未知的想象世界,读那本“书”,则只能看到眼前有限的部分;读这本书,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笔端,看到平时想不到的地方,读那本“书”,大多时候却很难辨别真假……这两本书,缺一不可。
说到底,读书这回事,要能坐得住,还要能走得动。
静如处子,才能动如脱兔。
动如脱兔,才会静如处子。
最精彩的一生,莫过于“读”的一生。
读天地,读众生,读自己。
五、读书的意义汇总
在当下的中国,多数情况下,读书会和考试、升学、文凭挂钩。再直接一些,就是和权财挂钩。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是古时候的“考取功名”在新时代的变种。也只有学龄段的孩子才会被强行灌输这种意义。
对很多中国人而言,这也正是最危险的地方。因为一旦和学校没了任何关系,他们也就和读书不再产生交集。因为书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考试、升学、文凭。
还有其他几种读书,大多都走着非常实用的路线:赚钱、技术、励志。
最后,就是常见的小说、励志、情感、鸡汤……
在最新科技的冲击下,尤其是短视频横行的近几年,读书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奢侈行为。读什么书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时间读。
读书在这样一个巨变频发的时代,也演化出了三个层次:精深阅读、碎片阅读、粉尘阅读。
从刻录信息和读取信息的角度而言,这对大脑内部就是一种调戏和污染。
请大家再次显微镜附体,回到我们的大脑内部。在这片浩瀚的宇宙星空里,我们会看到,这边的一对神经元的链接还没形成,那边的一对神经元链接还没被彻底激活,主人翁的注意力就很快跑到其他地方去了。
这对来回频繁、一闪而过的脉冲电流来说,纯属瞎白跑,也是另一种资源浪费。在大脑内部,这只是微不足道的电流浪费。但在大脑外部,浪费的可是时间、注意力和精神。
而我们看书,先是双眼对焦一个文字,然后是延伸到一句话,接着是一个段落,直到很自然地一页页翻下去。
这个过程,是全身心专注在一本书的世界里。
而一本书的背后,则是另一个灵魂在大脑内部无数个神经元连接闪烁的高光时刻,高度专注地,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
六、礼物
直到这个时候,读书才有了另一个极具科幻大片式的场景,那就是,你和作者,你们两个人的大脑神经元连接,通过文字产生了闪烁式呼应。然后,你们两人的大脑产生了连接。
从此,你记住了这本书,也记住了这个作者,
最后,这本书和这位作者,化身成了一对对神经元连接,长时间驻留在了你的星空一般的大脑深处。他们从此都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
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份馈赠,也必将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全文完)
本文参考资料:
1、《全球科技通史》,吴军著,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4月1日。
2、高尔基名言。
3、《励学篇》,宋真宗赵恒。
4、纪录片《人体内旅行》,美国国家地理2007年出品
5、纪录片《人体奇航》,美国Discovery频道出品
6、纪录片《人体奥秘》,英国BBC2011年出品
7、纪录片《打开思想的大门》,陈天桥雒芊芊研究院&英国BBC于2018年联合出品
作者简介:威廉二伯,本名田宏科,自由创作人。
其他笔名:晨闻、哦兔哦。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