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三国演义里的那些经典之“骂”

一部《三国演义》,把三国鼎立那段历史精彩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充满斗争的三国时代,各路英雄或在政治上斗智、或在军事上角力、或在文学上施技,无不使尽各种手段,力求最后的胜利。

但除了上述经典,罗贯中还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骂”,它让三国人物更加立体有血性,甚至成为克敌制胜的武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遥远的三国时代,去品位著作中那些经典之“骂”。

君主之“骂”:体现的是底气

西蜀皇叔刘备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都是实际权力的拥有者。这两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在漫长的争斗过程中,都恨不得一举将对方击败,但谁也奈何不了谁。久而久之,内心的怨气越积越多,一有机会就爆发出来。

公元219年,刘备借着平定西川的威风,向战略要地汉中发起猛攻。这时曹操已经60岁,为了争夺汉中,他亲自出征,欲与刘备一战定天下。

但是,曹操出师不利,先是在定军山折了手足夏侯渊,接着被诸葛亮用疑兵之计逼退,粮草又被张飞夺走。一路坎坷受阻,曹操心中着实气愤。

到了正面战场上,曹操终于有机会一吐心中不快。面对刘备遣义子刘封出战,找到机会的曹操开始反击并破口大骂刘备:“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

曹操这是在说,你这个卖草鞋出身的刘备,经常使用义子刘封抵抗我的进攻,让人头痛不已。等我叫来我黄须小儿曹彰,一定把你的义子剁成肉泥。曹操是在自涨士气——虽然我现在出师未捷,但我的后继力量一定会压倒你刘备。

(曹操与刘备对阵汉中)

曹操这段痛骂,可是大有讲究。要知道,在父子相传的封建时代,君主之间的比拼往往是家族式的,通常延续到子孙的比拼。所以,曹操如此骂刘备并不意外,他认为同样是将领,他们最终比的应是潜力、应是底气,应是“谁会笑到最后”。

而且,曹操的优势自豪心理确实值得理解,因为他的几个儿子都很优秀。

长子曹昂,对父亲十分忠心,宛城之战失败后,他拼命保护曹操撤退,最终战死沙场;

次子曹丕,文武兼备,被立为太子,在位六年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魏国政权,他的《典论·论文》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文艺评论专著;

三子曹植,文才出众,曾以“七步诗”感动哥哥曹丕,又以《白马篇》流传于世;

再有这句话里提到的曹彰,孔武有力,曾徒手打死猛熊,立志要当霍去病式的将军,被曹操赞为“黄须儿”;

至于幼子曹冲,虽年幼早逝,却也为中国留下了“曹冲称象”的经典故事。

正因为有这些优秀的后继者,曹操才会有底气信心十足地说出“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的话。

不过,刘备也是一个老江湖,不管曹操怎么骂,他丝毫不理睬不回复。刘备只抱定一条原则:先在战场上打败你再说。可见,刘备也是一个有底气、精于应对的人。

争口舌之利的人,难免会吃大亏。英雄一生的曹操,骂完刘备之后,刚准备真刀真枪地实战起来,不料被对方老将黄忠一箭射中门牙,险些丧命。最后,曹操不得不带着无穷的遗憾回到许昌。

没过几年,曹操和刘备相继去世,但他们后人间的斗争还在继续。

大臣之“骂”:体现的是道义

除了君主间的对骂,臣子间的对骂也十分精彩。甚至还上演了一出“因对骂而引发的血案”。

作为三国故事中最家喻户晓的聪慧人物,诸葛亮除了是一名“运筹帷幄间、决胜千里外”的军师,也曾亲上战场杀伐敌军。可是,他最著名的那次杀人,靠的却不是武力,而是“口力”——即是将人活活骂死的。而被骂死的对象,就是名儒白发老先生王朗。

(诸葛亮把王朗气得坠马身亡)

话说诸葛亮平定南蛮后,向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出师表》,由此拉开蜀国北伐中原的序幕。当时魏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敌方统帅刘备已死,诸葛亮忠心辅佐后主刘禅的可能性并不大。于是,魏国内以陈群为代表的大臣开始给诸葛亮写信劝其“弃暗投明”,但均被诸葛亮拒绝。

可魏国诸臣的说服决心仍然不改。这一次,就在诸葛亮北伐进兵前线同时,魏国老臣王朗信心十足地主动请缨随军出战,当着三军将士的面对诸葛亮连劝带吓,希望他投降魏国。

王朗的说辞主要有两点,一是大汉气数已尽,魏王以德服人得了天下,希望诸葛亮识时务,别做不能实现的美梦;二是如今的魏国兵强马壮,战将很多,蜀国地盘太小,人力物力都很匮乏,诸葛亮应当顺应时势,干脆投降魏国,这样仍然可以高官做得、骏马骑得,尽情享受人生晚年。

作为历经几朝的老江湖王朗,他自恃已看透人情世故,认为绝对可以说服对手。只是,他低估了一心想做千古名臣的诸葛亮。

这一次,王朗不但没能成功劝降,反而还被诸葛亮臭骂一顿,于两军阵前颜面丢尽,最后,竟一时气绝身亡。

那么,诸葛亮究竟说到了王朗哪些痛处,竟致使他气急丧命?

一是揭了王朗的老底。诸葛亮说王朗世居北海之滨,以孝廉入仕,理应保家卫国,为匡扶汉室出力,然而却帮助曹操篡逆汉室,是不忠不孝之人,为天理所不容;

二是说自己的正义之举。诸葛亮说除曹兴刘,上合天道,下符人情,蜀汉虽是小国,但行天道,是正义之举,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

三是痛批王朗不配苟活于世,说他妄言天数,实为可笑。

更让王朗难堪的是,诸葛亮竟说他死后无颜面见汉代数十位帝王。这一釜底抽薪之言,等于把老臣王朗逼上了死路。

武将之“骂”:体现的是忠诚

相比于文臣之骂的有理有据,武将之间的对骂也很有意思,骂中性情必现,品行必现。

在关羽、张飞等蜀国“五虎上将”出场前,骁勇善战的吕布无疑是三国早期的“男一号”。人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两者合二为一,必定天下无双。

但是,有勇无谋的吕布奉行一个处世方法:喜欢找“干爹”做靠山。他先是投靠丁原,再投靠董卓,被人们称为“三姓家奴”。

这一次,“三姓家奴”这一带有侮辱性的称号,被“猛张飞”捏在手中,于两军阵前揭了吕布的短,着实打击了吕布“男一号”的雄风,使他差点丢了性命。

(张飞骂吕布

当时,董卓拥兵洛阳,十八路诸侯结盟讨伐,将其打得溃不成军。气急败坏的董卓急忙派吕布出战,企图运用吕布的绝双武艺把十八路诸侯打败。

就在诸侯商量应对之策时,吕布已经带着兵马杀到关前,且巧妙避开了诸侯统帅袁绍的大部队,一心猛攻公孙瓒大营。

此时,各路诸侯已难以救急,公孙瓒只好拿起铁槊,与吕布交战。吕布一边大叫,一边举起方天化戟,与公孙瓒打了起来。不到两个回合,公孙瓒就抵挡不住,骑马便逃。

身后,吕布骑着赤兔马一路猛追,速度像风一样快,眼见要赶上公孙瓒了,吕布举起方天化戟就要往公孙瓒后心刺去。

但就在这关键时刻,旁边一名战将飞马向吕布冲来,高声大骂吕布:“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听见有人骂他,吕布大为恼火,弃了公孙瓒,转过身来找骂他之人决战。张飞武艺虽不如吕布,但也是三国时期一流的高手,双方连斗五十余合,但仍旧不分胜负。

张飞的兄弟关云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将马一拍,也舞起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加入战斗。

站在一边观战的刘玄德心中暗想:我这会儿不出手帮兄弟一把,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于是,三兄弟联手,共同围攻吕布,四人混战在一起,刀光剑影,生死只在一线之间。

此场三英战吕布,可谓是三国时代最惊险的武将大比拼。精彩绝伦的场面让人心惊肉跳,惹得众将无不称口叫绝。吕布虽然是当时第一好汉,奈何也挡不住刘关张三兄弟猛攻。他好不容易抓住一个机会,纵马逃了出来。

眼见吕布战败,十八路诸侯喊声大震,组织大军一齐掩杀,把董卓打得大败。

(刘关张三兄弟联手败吕布

可以说,三国时期本就是冷兵器时代,谁的力气大谁就会在战场上多一份胜算。这次对决中,吕布虽武艺冠绝天下,却被张飞一句“三姓家奴”气得哇哇怪叫,以致于在阵前自乱手脚。如此看来,通过语言扰乱对手的心智、降低对手力量的发挥,又何尝不是一种克敌制胜的手段?

文人之“骂”:体现的是气节

如果说武将之骂能让人心惊动魄,文人之骂则又是另外一番趣味。有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称的曹操,就曾被文弱书生陈琳一篇短短的文章,骂得冷汗直冒。

(“建安七子”之一陈琳)

陈琳,字孔璋,盐都人。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之后避难至冀州,帮袁绍做事。袁绍十分欣赏陈琳的才华,很多重要文章都让他起草。

在与曹操决战官渡时,袁绍命陈琳负责起草檄文。陈琳提笔如风,一挥而就,檄文中痛骂曹操及其先辈:司空曹操,他的祖父曹腾,是从前的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收养的义子,借助曹腾的地位,乘坐金车玉辇,勾结权势,篡夺皇位,颠覆皇权。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

这篇檄文大有横扫千军之势,但不曾想,它不但没能伤害到曹操,反而还帮了曹操。

据说,曹操当时正患病在身,他看完檄文后,出了一身汗,随后竟浑身轻松,病痛也好了。大感意外之喜的曹操披衣起床忙问作者是谁。得知是陈琳后,还不住感叹,真是难得的好文章,并称倒要看看袁绍真正的战斗力如何。

从此,官渡之战拉开序幕。

(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

经此一战,曹操以弱胜强,把袁绍打得大败,陈琳也成了曹操的俘虏。

就在人们认为落入曹操之手的陈琳必死无疑时,曹操却意外的放了他。

据历史记载,曹操问被俘的陈琳:两军交战发表檄文实属正常,但你骂我就罢了,为何要牵累我的祖上呢?

陈琳回答:当时的形势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既然已说了您的不是,您大可发落我就是了。但请您知道,我本就是大势所逼,当时主公袁绍的指令已下,不得不那样做。

曹操听完后哈哈大笑,不仅未追究陈琳的责任,还重用他。而陈琳也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在其麾下尽忠尽智,不遗余力。

妇人之“骂”:体现的是坚贞

三国中,男人间的为政治雄心而骂固然十分精彩,可战场背后柔弱女子之骂也毫不逊色。

这里要说的是一个小人物——徐氏。她本是三国无名女子,却因为丈夫孙翊报仇而设计杀掉害夫仇人妫览、戴员,在三国历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也为她赢得千古美名。而她痛骂仇人的一段铮铮之言,更是气节毕现。

徐氏的丈夫孙翊系孙权之弟,性格与张飞差不多,刚烈过人又喜欢喝酒,每次醉后都鞭打部下,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孙翊任丹阳太守时,督将妫览、戴员二人设计杀害了他,并将杀人之罪嫁祸于部将边洪。

可气的是,杀人真凶妫览不但残忍,还十分好色。他见徐氏美而慧,便虚情假意说道:我帮你丈夫报了仇,你得顺从我,否则便是一死。

知道内情的徐氏假装顺从说:我的男人死没有几天,怎忍心相从?等几日除去孝服后,再来伺候。

这一番安抚之言,使得妫览听后合不拢嘴。

稳住妫览后,徐氏立即找到孙翊的旧将孙高、傅婴二人入府,一方面让他们报告孙权,另一方面决心秘密诛杀妫览、戴员二人,为死去的丈夫报仇。

(孙翊之妻徐氏

到了约定的报仇日子,徐氏先召孙高、傅婴二人,让他们带着士兵悄悄埋伏在密室之中,然后祭拜了亡夫,将孝服收了起来,一番梳洗打扮后,言笑自若地接待妫览。

妫览看到徐氏如此打扮,色欲使他毫无防备之心。夜晚,徐氏派婢妾请妫览入府饮酒,妫览饮醉后被邀入密室。

到了密室,美人没见到,却见徐氏义正言辞地痛心大骂:妫览无耻小人,既杀害我的丈夫,又贪图我的美色,这等死有余辜的人,且叫你看看我的手段。

然后,徐氏大呼孙、傅二将军将已醉的妫览杀死,当晚,又用同样的方式将戴员诛戮。

为夫报仇后,徐氏遂重穿孝服,将妫览、戴员的首级祭于孙翊灵前。孙权自领军马至丹阳,见徐氏已杀妫、戴二人,便任命孙高、傅婴为牙门将,令守丹阳,又让徐氏归家养老。

此次为夫报仇且固守贞洁事件,使得江东人无不称徐氏之德,还有人专门给她了一首诗,“才节双全世所无,奸回一旦受摧锄。庸臣从贼忠臣死,不及东吴女丈夫。”

骂人,原本不算是多高雅的行为,但欣赏《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之“骂”,却不仅能领悟三国人物内心的情怀,也能隐隐感受到罗贯中心中的不平之气。

在《三国》各色之“骂”中,我们可见远古英雄儿女的各色性情,也可学做人做事应当遵守的底线。此类之骂,看着着实过瘾痛快。这,或许也是人们喜欢三国故事的原因之一吧。

转载请注明来自凯风清韵(ID:kaiwind-qingyun)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国演义里的那些经典之“骂”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笔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600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最初,保尔因为恶作剧被神父从学校开除,他去了...(展开)

笔记

 《狼王梦》读后感

读《狼王梦》有感_有关母爱的作文900字在读《狼王梦》之前,我一直认为狼是一种凶猛而又残忍的动物。可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狼又有了全新的认识。《狼王梦》这本书...(展开)

笔记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这两天读《中国大历史》,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用20万不到的字写了。也无所谓“大历史”,只是“宏观历史”,谓之“MACROHISTORY”。如果是大历史,写到杨贵...(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