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千古奇书,说尽人性,写出谋略,超越鬼谷子,却被后人遗忘
《罗织经》这本书是一本传奇的书,写于唐朝来俊臣之手,这本书被看作阴谋学的鼻祖,全书共一十二卷,通过阅读,可以看出此书是一本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全书,揭示了奸臣如何得志的奥秘和如何制造冤假错狱,怎么用这本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这本书就是一本中“整人经”“害人经”。
有一句话是:多欲则贪,尚私则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惩,吏之惧祸,或以敛行;但有机变,孰难料也。欲望会激起人的贪念,变得极端自私,这便是罪恶的开始。老百姓惧怕官吏,害怕官吏的惩罚,官吏又恐遭祸患,进而收敛自己的行为;一旦有了变故,谁都无法预料判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出自《罗织经》卷一,这句话是说人性本身就有贪念,但是过度为之就会生出祸患,我们应该以此为戒。
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背德,祸必兴焉。上司的疑心太重就会增加君臣之间的猜忌,君臣不一心,自然会生出叛乱,祸事不断。这就告诫我们无论身居何位都要少些猜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凡事不应疑心太重,告诫君王如何治国,同时也告诫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生活。出自《罗织经》卷二。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世间有一个道理,人们不伤害自己,却也会受到别人的伤害;而在做人方面,别人不那么容易原谅自己,而自己却很容易原谅自己。这句话说明了大部分人的心理,不太容易原谅别人,而却极容易原谅自己。出自《罗织经》卷七。
奸不自招,忠不自辩。奸者祸国,忠者祸身。这句话说明了忠臣和奸臣色最终结局,忠臣损害自身却不能自我辩解,奸臣损害国家不会自己招认。出自《罗织经》卷八。《罗织经》这本书被看作是阴谋学的鼻祖,但在我看来,君子读此书可以避小人,小人读此书可害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