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一本书,不同的人读的感受是不一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有的人视若珍宝,手不释卷,百读不厌,毛泽东至少读过三遍,他说《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精细的、很细致的社会历史。而有的人偏偏翻几页,不得不放下,死活也读不下去。网上曾经有个“死活读不下去的图书排行榜”,《红楼梦》赫然排在第一位。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笔者认为,阅读其实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结合的过程,文字是客观的东西,阅读通过眼睛反射在大脑皮层,大脑经过加工信息处理变成可接收的信息,接收的信息多与少,好与坏,完全取决于大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阅读之所以产生共鸣是因为,阅读的对象作为客观信息在大脑中激发出了大脑业已存在的某种与此存在的共性的东西,见到这种信息,故而大脑才显现的兴奋,活跃,感受深刻。大脑中存在的信息不是固定不变的,每日都在接收和消化信息,今日接受和消化的信息就会贮存在大脑,他日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重新迸发出来。这些存在的信息就会成为个人的自己。
广泛阅读、深度阅读和持续阅读,就是不断拓展、加深和持续完善自己,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之所以不一样(不是指身体上和生理上),就是因为昨天的积累已经变成了今天的自己,而在在昨日,还没有发生这样的变化。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内容越广,他的视野、格局、思维就会产生不断的变化,判断是非的能力就越强,选择能力就越高,同时在阅读中就会产生更多的共鸣,就越能发现自己,更多的共鸣也就标志自己人格和能力的更加完善。
对于那些能够认真读完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的人,我们有个简单经验性判断,这就是凡是能全部或部分认真读过这些书的人都不是一般的人,其中原因,一是能读这些书,起码我们需要佩服他们的毅力和定力,须知这些书都是前人或现人经过苦苦思考、长时间打磨和经过历史大浪淘沙才得以留下来的作品,而且多半是大部头的作品,非有一定的毅力和智力不能阅读完;其二,能够读下这些书的人,本身就存在着与这些书的共同之处,也就是说他们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高大上的东西,这些高大上的东西不是凭空就生出来,而是其历史上见过、识过、消化过的提炼和总结,是一种逐渐形成的“良知”。这种良知有别于王阳明心学中的天然“良知”,他不仅包含天生本有的东西,也包括后天形成的东西。
王阳明认为虽然良知、天理人人具有,但又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蔽。物欲就是人欲,格物去蔽,就是去掉物欲,消除人欲。笔者认为,阅读的过程虽可以说是去蔽的过程,但同时也是造新的过程,它是一个去蔽和造新同时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时间越长,也就是说他读的书越多,他的“良知”就会越强,自我肯定就会越有力,也就越多发现自己、认可自己。不信你去看一看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俞敏洪,他在大学四年的时间就读了800多本书,正是大量持续的读书成就了今日的俞敏洪,须知他曾经是一个十分自卑的学生。
为此, 有时间还是让我们捧起书本,多读书吧。为了发现自己未曾发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