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红楼梦》又读过《金瓶梅》的读者,都会感觉,这两本书的写作方式十分相象。它们都既不同于《三国演义》,也不同于《水浒传》,更不同于《西游记》。三国描写的是大历史,水浒写的是哥们儿义气,西游则歌颂所谓佛法无边。唯独金瓶梅与红楼梦写的是家长里短,让一般读者读起来总觉得没太大的意思。
其实,金瓶梅说的是明朝时期,商业资本开始在城市中兴起。小说中所描写的这个请客,那个宴请,无非都是商业活动中,官与商,商与商之间的一些往来。这样的往来在当时商业资本刚刚兴起时,似乎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互相联络,似乎就在编织一张又一张商业网络。所以吃喝背后都有文章。还有一点有意思的是,在封建时代,官宦人家联姻多为政治婚姻,为了构建各个家族之间的联系网。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也是有着很充分的体现的。贾史王薛,全都有姻亲关系,足见这类关系网的重要。而在金瓶梅中,寡妇孟玉楼要嫁给西门庆,却颇有点经济联姻的意味。西门庆有钱在做生药生意。孟玉楼也很有钱,马未都说,孟玉楼的一张拔步床,就相当于今天的奔驰汽车。不知道这算不算强强连手,要成为商业巨鳄呢?
只是近来,在手机的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评论红楼梦的文字,多是一些索隐类的观点,说红楼梦中某人某事是暗指当时清朝的皇家某人某事。我不知道这些人写这样的文字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真正喜欢读书的人,对这样的评论应该是不太感兴趣的。且不说这些说法到底根据不足,即便真如评论者所说,似乎是沾那么一点边,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人们读书,可以读到的东西很多,能有收获的东西也会很多,恰恰跟这种历史上的什么人和事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因为这种关联对于人们对于书中内容和所反映出的思想、观点等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如果过多强调这个方面,反而会冲淡了原著的艺术性与思想性。
读一本书,所得到的感悟,或者所收获的成果,一般说来,跟这类索隐派的研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人们认为这本书写得好,有各个方面的原因,如思想性、艺术性,所描述时代的真切性,所反映当时社会边边角角等更为详细具体的细节,让人们如同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这都是优秀的长篇小说所能带给人们的享受。如果就跟索隐派那么执着,非要追查什么所隐讳的历史真相,我不知道那再读这样的书还能得到什么乐趣。
2005年,我在香港买到的影印版的金瓶梅,似乎其中的性描写并不是太多,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洁本。因为没有读过那种有着更多性描写的版本,所以不知道读了那种所谓全版本和这种洁本之间有什么不同。不过,至少在我读这版可能是洁本的过程中,这会让读者更关注于当时的那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关注那个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情世故,而不至于被性描写所分神。或许这样的洁本反而更集中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金瓶梅从一诞生,就被定为淫书,看来其中的性描写太直接了。似乎有一个说法,说这样的性描写在文学上被称为自然主义。我不知道我听到的这种说法是不是对头。然而,红楼梦也曾经被定为淫书。虽然红楼梦中的性描写要少得多,甚至根本就不算是那种直接的性描写。把红楼梦定为淫书,实在是一桩冤案。可是过去的人们在看红楼梦的时候,到底喜欢这本书的什么方面呢?可能也是不同的人关注不同的方面,即所谓见仁见智罢了。
有的人特别喜欢读红楼,而且百读不厌。而有的人则不是太喜欢读。读过一两遍就感觉实在无趣。在这个方面,到底如何评价,其实也不需要一个标准答案。喜欢自有喜欢的道理,不喜欢也有不喜欢的理由,没有必要强求一致。喜欢读的人,觉得这本书字字珠玑,读后满口余香。不喜读的人,则觉得这些家长里短,婆婆妈妈,太琐碎了,而且人多也记不住谁是谁,谁跟谁是什么关系,如此罗索,实在没有什么意思。或许在喜爱者看来,红楼梦的水平就是高,不喜欢的人本身水平就不行。而不喜欢读的人觉得你水平高你就水平高好了。我水平低我也没办法,不喜欢还是不喜欢。你喜欢品茶,能品出茶的韵味。我就喜欢喝酒,感觉更为痛快过瘾。这也是没有办法判断是非的公案。
毛主席说,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这都是优势。我们还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就是红楼梦。有人不喜欢,不等于就能抹杀红楼梦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估计很多外国人也不太喜欢红楼梦。除了阅读兴趣方面的差异之外,再就是红楼梦中所涉及到的中华文化,真是太丰富多彩了,也真是太博大精深了。一般不太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人确实很难喜欢上红楼梦。现在就是把红楼梦译成外文,译得再好,这个坎还是不太好过得去。看来,这个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只能让中国人独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