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节

故事正解

包拯的故事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很少来往。虽然地位高贵,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曾著家训:“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层东壁,以诏后世。” 时人也称其“有凛然不可夺之节”,“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据此可见,包拯的为人清正刚直得近乎执拗,甚至还有些不近人情,然而,这也正是他与一般庸吏的根本不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以其政绩和品行为人爱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传出时,朝野震惊,全城尽悼,“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183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竟将碑字磨去。

1.    问题讨论:

(1)     这则故事表现出包拯什么样的品质?

(2)     包拯的忠恕之道是怎么体现的?

(3)     仁,离我们远吗?

仁实现的路径是什么?

1、想实现仁,要怎么做?

原文:夫(1)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注释:(1)夫:句首发语词。用在句字开头,没有实在的意思,仅仅是表示要开始说话了。

语译: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解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准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详解: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现实社会,最起码的人际关系,想要自己立得住,就要让所有的人都能立住,这就是团队观念,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团队的概念,这就是思想的进步。

2、仁包含哪四种品德?

原文:子曰:“刚(1)、毅(2)、木(3)、讷(4)近仁。”

注释:(1)刚:坚强;(2)毅:果敢;(3)木:质朴,朴实;(4)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语译: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解读: 《论语别裁》说:“这一句话,包括一个人的三种个性。刚,很刚强,换句话说有脾气,而且是很明显的有脾气,不对就是不对,绝不愿放在肚子里不响,教他做不合理的事情,他绝不干。毅,是果敢,有决断。木讷,是看起来好象笨笨的,但很厚道、朴实。如这三个因素具备的人就太好了,再不然有其中的一点,也都是近于仁道的人物。”

详解:这是对君子性格总结,刚毅木讷是君子本身的修养气质,在他人看来,就会有这些表现,而这些表现往往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所以孔子提出了君子的标准,给人们一个努力的方向。

附赠多闻

1、原文: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语译: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2、原文:“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语译:(原宪又问:) “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章  第三章词条  第三章第三节词条  
笔记

 《木偶奇遇记》读书笔记

很小的时候,我就看过《木偶奇遇记》的动画片了,最喜欢匹诺曹和爸爸手拉手跳舞的场面,非常温馨。今年暑假,我读了科洛迪写的《木偶奇遇记》,从文字中又一次见证了匹诺曹...(展开)

笔记

 《你在为谁工作》读书笔记

“你在为谁工作?”我们问不同的人,得到的答案大多数不一样。我在为家庭工作,我在为钱工作,我在为了不让父母经常唠叨而工作,我在为我的事业而工作,我在为了家人过得幸...(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