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身为侯门公府锦衣玉食的千金,惜春出家为尼,实则是意料之中。正所谓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原著中有很多伏笔。惜春自幼生长在荣府贾母身边,黛玉初见她时,尚且“身材未足,形容尚小”。然而,在周瑞家的代薛姨妈给府中姑娘们送宫花时,惜春就已与出家人为友。“只见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两个一处玩笑。周瑞家的便把花匣打开,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她做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哪里呢”。
惜春小时候的玩伴,是水月庵里的小尼姑,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颗出尘之心愈强。且看元春回宫后,降旨命众姐妹搬进大观园居住学习,每天“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绣凤,斗草簪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而惜春却在她的屋子里虔诚焚香,“贾母下了轿,惜春已接了出来。从里边游廊过去,便是惜春的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早有几个人打起猩红毡帘,已觉温香拂脸”。而后,随着贾府颓势日显,惜春出家的念头也更加笃定了。
抄检大观园一回,“惜春年幼,尚未识事,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故”,“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副玉带板子···”。惜春请嫂子尤氏来,执意撵走丫头并大吵一架,说出诸多大彻大悟之语,“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到了这里,惜春出家已成定局。这其中跟宁府有很大关联。惜春虽在荣府长大,却是宁府贾珍的胞妹,宁府名声极不好,贾珍与秦可卿扒灰,家中一应人等无不下手,故而柳湘莲才说,那府里只有门口两个石狮子干净。
这样的情形下,惜春自然不愿被带累,她要自保名声,“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我”。其次,受父影响。惜春的生父是贾敬,贾敬即是侯门公子,又曾高中进士,然而不知什么缘故,他却“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红楼梦一开场,贾敬已然在城外道观出家。有这样的老父,哥哥贾珍又是那般下作,寄身荣府又见家族败落,惜春出家,便是她的彻悟,她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