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五年前,我的外国文学史老师,姓蔡,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抓紧多读书,你在大学读的书可能是你这一辈子读书的一半。
我当时对此颇为怀疑。工作以后,教学之后,我肯定也有很多的时间去读书。
没想到,这句话是对的。
在初初工作的时候,忙着站讲台,怎么教书、怎么育人,把所有精力投入其中,还是免不了偶尔的兵荒马乱。很快,结婚、生孩子,又是夺去了不少的精力。那几年,读的书太少。
这个暑假,孩子已经会跑会跳,虽然还是黏糊着,但是婆婆一直帮衬着,我也有了自己的时间。最近在看的,是《城南旧事》。今日的唠叨,也源于此。
大学时候读的书里面,就有这一本。这是现当代文学老师要求读的书目,那时候每个学科一周一两节课,每个老师却都喜欢布置一堆阅读书目。要感谢我同宿舍四年的舍长,总是在边上督促我。看书带着我、复习带着我,总算是坚持读着书。那时候,读的杂了也乱了,有些囫囵吞枣,现在就忘剩下一个书名一个作者几个情节,有些可能都会忘记看过了吧。
《城南旧事》不在这一类别。那份心情,至今还藏在心底。我不知道你会不会也有这样一份心情,有些书,看完以后诸多感受在心,又不愿与人说,感觉那是一个人的世界,挤不进、出不来。有时候你会想重温,可是又有些情怯。
《城南旧事》带给我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感受。我借了书,看完了,买书,却再没有翻开。那份情怯,是对文本厚度难以承载的情怯。
最近的苏城,暑气渐消,清风迎面,初秋的凉爽给人以无限轻松与遐想。懋懋起得早,午睡也早,我抽了一本书断断续续地看。在林海音的笔下,她以孩童的天真无邪去描写自己少年时代所见所闻的5个生活小故事,却正是这双眼眸的倒影,折射出那个年代贫穷、苍凉的旧中国面貌。童心无欺,沉重感像细丝缠绕心扉,一时难以暂缓。
看书,总是会给人带来一阵一阵的悸动。这一阵阵的悸动,又慢慢施以人身,改变着我们。前几天看一个公众号,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你想要学生成为怎样的人,你就要成为怎样的人。公众号推了一篇龙应台的旧文,中心观点便是从小多读文史哲,让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最后是这样一句话: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历史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