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隋唐征讨高句丽全过程 细说从隋朝到唐朝具体怎么征讨高句丽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隋朝和唐朝的征讨这个高句丽全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其实前前后后小编仔细的算了下,前后一共征讨了不下9次,从隋朝到唐朝,真的是操碎心了,哈哈,也是真的非常有意思的,更多的小编也不说了,大家就速度的来看看具体的情况吧。

1、隋文帝征高句丽

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后,要求周边国家、民族为其臣属,并得到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但高句丽平原王和后来的婴阳王对此反对,并曾多次小规模袭击隋北部边疆。596年,隋的特使在突厥遇到高句丽在突厥的特使后,隋文帝传书高句丽要求高句丽终止与突厥的军事联盟,停止对隋边疆的骚扰并对隋表示臣服。高句丽婴阳王虽然表面上接受了隋文帝的最后通牒,但第二年,597年,平阳王联合靺鞨先发制人攻击隋在河北的军事驻地。

598年,隋文帝派他小儿子杨谅协同高颎和大将周罗睺率30万海陆大军攻打高句丽。其时正值雨季,杨谅的陆军前行和物资供应变得艰难,并遭到高句丽的频频袭击。周罗睺的海军遭遇海上的大风浪,许多船只颠覆,并屡遭高句丽的先遣部队袭击。周罗睺和姜以式的5万高句丽海军在渤海交锋。周罗睺大败。隋军撤退。

2、隋炀帝一征高句丽

604年,隋炀帝登基后,修京杭大运河。611年,大运河建成后,隋炀帝募集110万战斗部队集中在幽州。612年,大军出动。高句丽军撤到辽河一带。隋军所修的桥还没修到对岸,高句丽就对隋发动了进攻,击退了隋炀帝的第一次进攻。5个月过去了,隋军没拿下一个高句丽城堡。

隋炀帝采取新战略,就是在与高句丽在辽东周旋的同时,海陆两路攻打高句丽的首都平壤。海路先于陆路到达大同江。高句丽军队假装被击败并向城里撤退。10万海路部队遭到了高句丽军的伏击。毫无防备的隋军向海边撤退。10万隋朝军队仅有几千人成功退出。

陆路部队进入高句丽的国土后,因怕对方伏击后勤辎重,每个士兵都要自己携带食物。许多士兵为了减负,扔下所带的食物。等隋军到达鸭绿江后,物资已严重缺乏。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下令在清川江的上游修筑堤坝蓄水。当隋军到达清川江时,江水很浅。于是隋朝军队便徒涉过江,乙支文德下令开闸放水,数千隋军被淹死。乙支文德随后率领高句丽军队向隋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隋炀帝派出的30多万陆军仅有2700人返回。

3、隋炀帝二征高句丽

613年,隋炀帝再次对高句丽发动进攻。在隋炀帝不在首都的时候,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谋反。担心两面受敌,隋炀帝被迫撤退回国镇压杨玄感的反叛。

4、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614年隋炀帝又攻高句丽。虽然冲破了高句丽的第一道防线,但由于高句丽的持续伏击和对隋朝军队供给线的切断,隋军始终不能拿下辽河。高句丽婴阳王见势,主动请和,并将在杨玄感反叛失败后逃到高句丽的斛斯政交还给隋。隋炀帝接受了平阳王的建议并撤军。

隋炀帝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隋数百万人丧生,最后一次攻高句丽后,隋朝全国范围内爆发起义。隋炀帝被迫迁都到江都。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李渊废掉隋帝,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隋朝三次征高丽失败,高丽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京观。唐太宗李世民上台不久,在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派长孙师出使高丽,毁掉这个京观,将中国将士的尸骨一一收殓安葬。

5、唐太宗一征高句丽

642年11月,高句丽国内发生政变,泉盖苏文杀建武王,立藏为王,自任莫离支(相当于唐兵部尚书),专擅国政,并且频频发兵攻打新罗。新罗向唐求援,唐太宗诏谕高句丽罢兵,盖苏文置之不理。于是唐太宗决定亲征高句丽,收复辽东故土。

经过半年准备,644年11月,唐军开始进攻高句丽。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兵4.3万,战船500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6万趋辽东,拟从水陆两路合击高句丽。12月,诏诸军及新罗、百济、奚、契丹分道进攻。

645年2月,李勣暗渡辽水,攻克盖牟城,进逼辽东。张亮率水军横渡渤海,在旅顺口登陆,攻克卑沙城(今辽宁金县东)后,又与陆军张俭部合破高句丽军于建安城(今辽宁盖县东北)。随着,张亮派总管丘孝忠率领一支水军直趋鸭绿江,以威胁高句丽前线诸军的侧背,并阻其增援辽东。645年5月初,李勣击败高句丽4万援军后,连续12昼夜猛攻辽东城。太宗亲临督战。高句丽军伤亡万余人,被俘4万人,被破。唐太宗接着下令进攻白岩城(今辽阳市东),歼灭从乌骨城(今辽宁本溪市南)出援的万余高句丽军,迫使白岩城守将孙代音投降。

6月20日,唐军进抵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县南)。高句丽北部将领高延寿和南部将领高惠贞率兵5万来援,唐太宗设计伏击,斩高句丽军2万余人,高延寿率3.68万人投降。但安市城守军拼死固守,唐军久攻不下,唐太宗下令9月18日班师。

6、唐太宗二征高句丽

647年3月,唐太宗以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兵万余自莱州浮海攻辽东,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兵3000人会同营州都督府兵自新城道攻辽东。李勣渡过辽河经过南苏等城,败高句丽兵,焚罗郭城而还。7月,牛进达攻克石城(今丹东市石城县),再攻积利城(今辽宁宽甸县南的鸭绿江北岸),得胜后引师而还。648年1月,薛万彻任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兵3万余自莱州泛海,渡鸭绿江,进攻泊灼城,败高句丽援军3万人,然后胜利返航。4月,乌湖镇将古神感率兵浮海击高句丽,首战勿山得胜。当晚,高句丽军万余人偷袭唐军,被古神感设置的伏兵击败,唐军完成预定任务后返航。

7、唐太宗三征高句丽

648年唐太宗下诏剑南道(今四川)伐木造舟舰,以为征战之用,同时,拟命长孙无忌为大总管,于次年率兵30万往攻高句丽。第二年唐太宗病逝,遂暂“罢辽东之役”。

8、唐高宗一征高句丽、百济

655年1月,高句丽与百济联兵入侵新罗北境,攻占33城,新罗王春秋向唐求援。2月,唐高宗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击高句丽。5月,程名振等渡辽水,杀获高句丽兵1000余人,焚新城外廓及村落而还。658年6月,程名振和薛仁贵再次出击高句丽,在赤烽镇(今辽宁海城)击败高句丽军3万人。

660年3月,百济依恃高句丽的支援,数次侵扰新罗。唐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兵10万攻讨百济。8月,苏定方自成山(今山东荣城)渡海,百济凭据熊津江口(今锦江)相拒,被唐军击败。唐军乘胜直趋其都城俱拔城(今朝鲜全州)。百济损兵万余,百济平定,唐在百济设熊津等都督府。

660年12月,唐以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浿江道(今朝鲜义州)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将军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4路进击高句丽。661年4月,唐高宗又以任雅相为浿江道行军总管,与诸将率35万大军水陆分道并进。7月,苏定方首战告捷,在浿江(今大同江口)击败高句丽军。继而屡战皆胜,围平壤城。9月,盖苏文遣其子男生率数万精兵守卫鸭绿水,契苾何力渡水进击,高句丽兵溃奔,损失3万人,余众降唐,仅男生逃脱。662年2月,唐将庞孝泰与高句丽战于蛇水,军败身殁。苏定方久围平壤不下,又值大雪,解围而还。

661年百济旧部起兵反唐,唐将刘仁愿、刘仁轨坚守熊津城,唐高宗发淄、青、莱、海诸州水军7000人渡海增援。百济王引倭国人拒唐军。663年8月,倭国遂以援助百济为名,倾全国精锐2.7万人进攻新罗。刘仁轨所部水军在熊津江口与日本水军展开激烈海战,唐军4战4胜,焚毁倭兵船400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倭军几乎全军覆没,百济王逃到高句丽的两个王子率余众和倭军残部投降,百济再次被平定。

9、唐高宗二征高句丽

666 年5月,盖苏文死,长子男生任莫离支,由于兄弟争权,斗争激烈,男生向唐乞援。唐高宗以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庞同善、高侃为行军总管,同讨高句丽。9月,庞同善大破高句丽,男生率兵来会。12月,唐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节制诸将。667年9月,李勣拔高句丽军事重镇新城后,向金山(今辽宁海城东)进军,同高句丽军在金山展开会战,斩杀高句丽军5万余人,尽拔南苏、木底、苍岩3城。其时,郭待封率水军别道进击平壤。668年2月,李勣攻占扶余城(今朝鲜成川),杀万余人,薛仁贵在金山(今四平西南)之捷后也进击于扶余城下,一举克之,扶余川中40余城皆降唐。

高句丽泉男建遣兵5万反扑,在薛贺水(今辽宁亮子河)被击败,损兵3万余,唐军进拔大行城(今辽宁凤城)。李勣攻下太行城(今丹东)后,各路唐军会师,李勣率诸军在鸭绿江大败高句丽兵,追奔200余里,占领辱夷城(今朝鲜永柔),继而围平壤城。9月,高句丽王出降,高句丽平定,唐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分其地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以薛仁贵检校安东都护,总兵2万镇抚其地。不久,唐又将新罗纳入版图。

唐高宗平定朝鲜半岛后,由于要对付西突厥的威胁,于是将大军撤出朝鲜,将半岛之地全部让与新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句丽  高句丽词条  征讨  征讨词条  隋朝  隋朝词条  隋唐  隋唐词条  细说  细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