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宁锦之战经过是怎么样的 皇太极为何败的那么惨

一年以前,宁远城下,后金被三军夺帅,努尔哈赤败下阵来。一年以后,皇太极认为“雨住了、天晴了,咱们后金又行了”,悍然发动了宁锦之战。据史载,他被明军实打实地打哭了。公元1626年,大年十四,元宵节都没有过,努尔哈赤举倾国之兵六万八旗,与袁将军会猎于宁远城下。明军足不出城,利用红衣大炮对八旗军进行了精准打击。后金兵踊跃地变换姿势送人头,直至明军“斩首行动”成功,努尔哈赤中炮,后金军才结束这波狂躁的“万岁冲锋”。

七个月后,努尔哈赤旧伤复发,药石无效,温泉疗养也无效,走了。后金高层重新洗牌,皇太极夺嫡上位。

那么,问题来了,当上汗王的皇太极为什么认为“雨住了、天晴了,咱们后金又行了”呢?

事情得从1627年的正月初八说起。

当时的辽东,大饥,斗米值银八两,人相食。皇太极趁江水冰合,派阿敏和济尔哈朗、岳托等统兵三万,以朝鲜叛臣韩润和降将姜弘立为向导出征朝鲜。

皇太极说:“可资取他国之物为生。”

皇太极又说:“朝鲜屡世获罪我国,理宜声讨,然此行非专攻朝鲜,明毛文龙近彼海岛,纳我叛民,故整旅往征,尔等两图之。”

因为后金此次出兵突然,朝鲜政府和毛文龙都丝毫没有设防,损失惨重。最终,后金和朝鲜达成了江都之约和平壤之约,在朝鲜驻兵三千,解决了毛文龙在后方骚扰的隐忧。附带,后金从对朝战争中虏获男妇共七千余人,还有不计其数的牲畜和财物。除此,后金要求和朝鲜开市贸易,缓和国内奇缺的物质。

同年四月,皇太极已摆弄明白朝鲜,正式确认“雨住了、天晴了,咱们后金又行了”。于是,他变脸了。

为什么说他变脸了呢?

努尔哈赤死后二个月,袁崇焕对后金进行了“破冰之旅”,派了个三十四人的团队到后金去吊唁,其中有五台山僧人,也有低级别的明朝官员。皇太极“礼遇之”。同时,也回派了七人团队到袁巡抚处议和。后金使者到达宁远,态度非常恭顺,“一如辽东受赏时,三步一叩头”,还“跪投夷禀”,称袁崇焕为“老大人”。

袁崇焕说:“将国书中的大金国皇帝改为汗!”皇太极遵从了。

袁崇焕又说:“去掉国书中的金国年号!”皇太极拖着不肯办。

皇太极老调重弹,说:“七大恨官逼民反,你得承认辽东是我们的。”

袁崇焕说:“往事七宗,事出有因,这些不愉快的往事,吾皇与汗应并忘之。后金如果要与明朝议和,应该归还辽东土地,送回被虏人口。”

皇太极又说:“明朝要作战争赔款,金十万两,银百万两……。”然后,呱啦了一长串清单。

袁崇焕答道:“岁币明朝可以给,但数量要裁减。你们得从朝鲜撤军,得一如往昔,替大明看边,朝廷自有优厚赏赐。”

这种没有营养的议和套路就直接跳过了。

公元1627年四月初八,皇太极见征朝八旗兵开始折返辽东,便直接发起了战争宣言。

他说:“尔明朝一方面遣使假意议和,一方面趁机修筑城郭,是不愿和平而愿战争!”

他又威胁说:“如战争不休,天眷佑我将赐我北京,明朝的皇帝自己败走南京,他的名声会怎样。”

皇太极的逻辑是:我打朝鲜、稳固后方,这道理走到天下都说得通;你筑城备战就是不讲诚信,就是不要和平要战争。

宁锦之战,明军打哭了皇太极

同年四月十八日,征朝后金军全体回到辽东。五月初三,皇太极便亲率大军开往锦州与明军作战。五月初十,皇太极抵达广宁,得知大、小凌河修筑未完,连夜兵分三路:莽古尔泰直趋右屯卫,代善、阿敏赴锦州,自己则奔袭大、小凌河。

宁锦大捷之视角一:寂寞是我回馈给你的礼物

狂欢的八旗健儿,弛骋在辽东平原上,当他们抵达大、小凌河及右屯卫时,迎接他们的不是想像中的人头,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寂寞。明军提前收到消息,见势不妙,早早地打包好行李像赶集一样回到了锦州根据地,留下一群大眼瞪小眼的八旗儿郎。

宁锦之战后金兵败的原因有三点,除了一连串的失利战损和中暑减员,粮草不济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围城战打的是作战双方的意志和物资储备,后金围城二十日后,全军上下再没能吃上一顿饱饭,靠喝稀饭水度日子。一到开饭的时间,全营那是一片“滋溜”声,这得缘自于明军主动地实行“坚壁清野”,彻底耗光了后金军的作战意志。

宁锦大捷之视角二:不怪后金军无能,只怪明军太狡猾

五月十一日,后金三路人马齐集锦州,锦州已修缮完毕,由赵率教负总责。

赵率教是一个“狡猾”的将领,对皇太极实行了“三板斧”策略。第一板斧:主动和谈,表现得十分积极;第二板斧:后金上钩,回派使者和谈,赵率教把他们晾起来,不让入城;第三板斧:后金见和谈无望,放出狠话,赵率教的回话比他们更狠。

见劝降无效,后金谴使说:“此我家地方,尔等在此修城何为!”

赵率教回答说:“城可攻,不可说也。”

赵将军的意思是奉劝他们不要再打嘴炮了。

赵率教的假和谈有两个意义:第一,可以懈怠敌人的军心、挫磨他们的锐气;第二,可以为袁崇焕的明军总部赢得战争时间。

宁锦大捷之视角三:锦州啊锦州,一个复制版的宁远城啊

实际上,在后金攻打朝鲜的时间段,袁崇焕获得了明廷极大的支持,活生生地把宁远模式复制到了锦州。

五月十二日,后金军大举攻城,马步兵轮番作战,分两路攻打西北二面。赵率教身披甲胄、亲冒矢石,力督各营将士并力攻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杀伤颇多。后军屡攻不克,最后只好拖尸退兵五里结营。

我想说的是:相较于锦州城下的前期战斗,其后期战斗予后金军的杀伤更重。显然,赵率教已经考虑到了战争的持久性和残酷性,进行了合理的战争物质分配。

宁远大捷之视角四:赌国运,皇太极颁布增兵令

五月十四日,皇太极不甘心失败,急发增兵令:每牛录已出十甲兵者,再增送四十甲兵……先已出四十、五十甲兵者,再送十五甲兵。另给先来之兵每人送箭三十支,增派者每人再携箭五十支。每牛录还要再送攻城工具铁铤三个、斧子三把、凿子三个、铁锄一把。

按照后金每牛录三百丁,征战时三丁抽一,此战后金已举半国之兵,约四万多人。可见,一个小小的锦州,已耗去后金一多半的国力了。

宁锦大捷之视角五:吸引火力是一门技术活

皇太极围点打援的那点计谋,早就被袁将军一眼看了个对穿。他做出了三点应对:第一,调蓟镇、宣府、大同三边将士计二万人出关,以作不测之应对;第二,派满桂、尤世禄驰援锦州;第三,他给赵率教写了一封专门让皇太极看的信。

五月二十二日,满桂、尤世禄的锦州援军与后金军战于锦州南七十里的笊篱山,浅尝辄止,两军杀伤相当,后明军主动退归宁远。袁崇焕此举,是出证明题给皇太极,你必须分兵防守前来的援军,以减轻锦州的压力。援军浅尝辄止,也为减少与后金军的野战纠缠。然后,他写了一封信,名义上写给赵率教,实则是给皇太极。计划推行得很顺利,皇太极看过信后,出离愤怒,撇下锦州,长途奔袭宁远。

袁崇焕,终于以另一种方式缓解了锦州被围之苦,想着风尘仆仆赶路的八旗健儿,他的嘴角挂满了笑意。

宁锦大捷之视角六:锦州KO宁远、谁才是软柿子咧?

袁崇焕为了解锦州之围,不惜高喊“向我开炮”。然后,二十五日,沈阳八旗援军抵达锦州,二十八日,皇太极列装满员地杀向宁远。

关于皇太极舍锦州而取宁远的举动,令后世的历史学者百思不得其解:第一,锦州是新城,刚下线,还没有经过路演,而宁远城的坚固程度,则通过了努尔哈赤同志的生命检测;第二,锦州于明朝只是对后金的桥头堡,而宁远一丢,过了山海关就是关内,显然明廷更重视宁远城的安危;第三,锦州城内的明军,相当于开路先锋,而宁远城内的明军,才是实打实的主力部队。

分析皇太极进攻宁远的意图,有三种可能:要么试于其父汗比高低,你打不下来我要打不来;要么他也想搞斩首行动,直接摧毁明军在关外的指挥中枢;再要么,他是被袁崇焕气昏了头。

宁锦大捷之视角七:虎蹲炮呀虎蹲炮,你真是一门皮实、耐造的好炮

皇太极的大军抵达宁远后,看到了让他更加生气的一幕,满桂、尤世禄、祖大寿居然列队于城东二里。

皇太极不相信地抹了抹眼睛,最后他确认了,明军要挑战我八旗健儿的强项了,他们妄想在野战中打败我大清!

他想得没错!明军敢于野战八旗,只因为腐败的明廷居然从兵器库房里淘出了八十多门锈痕斑斑的小虎蹲,然后把他们拉到了辽东。

虎蹲炮,戚家军造,射程五百米,体重三十六斤。炮管细长,弹导轨迹走曲线,就是现在网民口中的“吊打”。装弹选择性强,铅弹可,石子可,铁蒺藜亦可,不挑食。这玩应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也冒烟,也有响动,跟卧在宁远城头的红衣大炮动静一样一样的,吓死个人。它算不上大炮行列,属山炮类,但欺负人,比后金的弓箭射程远上三、五倍,打你还不带让你还手。

宁远军很流氓哈,列阵城东二里,拒敌于城门之外,若敌近城五里,射红衣大炮,若敌再近,则射虎蹲炮。

二轮冲锋过后,后金军连宁远城墙都够不上,皇太极大怒,说:“昔皇考取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

看到这,我也替皇太极难过呀,昔日太祖带兵尚能啃到城墙,今日太宗带兵,居然连啃城墙的资格都没有捞到。这事搁我,我也生气。

生气的皇太极,雄性激素飚升,他做了一件令众人措手不及的事情!

宁远大捷之视角八: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坑队友吗?

皇太极一激动,驰马冲入敌阵,拉都拉不住,把他身旁的济尔哈朗、萨哈廉等人看傻了。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只得硬着头皮护着皇太极冲阵。

当初说好的居中指挥呢?!

因为皇太极的反常操作,他的近卫人员都来不及披上重甲。这波冲锋,后金军直至城下,城上炮发,矢石俱下,后金退军至宁远东二十里之双树铺。

因为沒有重甲护身,皇太极忠诚的小弟济尔哈朗重伤,他的铁粉侄儿萨哈廉复重伤,另一个侄儿瓦克达被重创。而明军这边,冲锋陷阵的满桂挨了几箭,人没有多大事儿,祖大寿毛事没有,尤世禄仅仅是战马被射伤了。

宁锦大捷之视角九:率教你这样搞,是会吓死太极的,你知道啵

皇少极受挫于宁远城下,气;而发生在锦州的另一件事,却让他急。

当初,皇太极弃锦州而打宁远,是给锦州城上了保险的,所谓的“掘壕三道”,如此才只留少量的兵围锦州。

没成想,在他攻宁远的当日,锦州明军亦出城作战。一个回舍下来,后金游击拜山、备御巴希就被打死了。

赵率教这是要关我的门呐!皇太极恨恨地想道。

二十九日晨,后金自宁远退兵。

袁崇焕凭城观望,一旁的祖大寿提醒道:“后金撤军了。”

“他们不会回来了。”袁崇焕轻声回道,然后,他在心里默念道:“赵率教,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宁锦大捷之视角十:一战成名,大明朝从不缺忠忱之臣

三十日,后金军赶至锦州。

六月初一,皇太极祭阵死之拜山和巴希,大哭。

此后二日,无日不战,锦州已成人肉磨坊。

皇太极心生一计,喊话赵率教:“我出十人,你出一千人,出城野战。我胜,你降;你胜,我罢兵。”

很遗憾,妙计没有得逞。

六月初四,皇太极孤注一掷,全军压上。

引用战后锦州镇守太监纪用的奏报:“初四日,奴贼数万,蜂拥以战。我兵用火炮、火罐与矢石,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大放悲声。”

当夜,后金退兵。

初五日,后金军过小凌河城,客串了一把折迁队,毁之。

初六日,毁大凌河城。

一路呀一路折,又将沿途广宁诸城尽折。

阿垲说

宁锦之战,综合各方面的史料,后金军战损不下百分之二十,约死伤近万人。明军据险固守,攻击方面携动能、势能之威压,死亡亦不低于五千。

后金的失败是全方位的失败,是从战略到战术的双向失败,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

此战,皇太极几乎无可圈点之处:战争前轻敌,战争中茫然,只能潦草收尾。

宁锦之战是后金继宁远之战的又一次严重挫折,明朝巩固了在辽东的防守。从此以后,明金之间进入了关外锦宁一线的军事相持阶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皇太极  皇太极词条  经过  经过词条  怎么样  怎么样词条  那么  那么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