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皇国,一般是指公元574年至1870年,以罗马城为中心,天主教教皇为领袖,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存在的政治和宗教合一的政权。在基督教发展的早期历史中,包括教皇在内的各级主教都没有世俗权力,宗教权力依附于罗马帝国的皇权。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半岛经历了一段混乱时期,期间西哥特人、匈奴人、汪达尔人等野蛮人相继入侵。当时,罗马及其周边地区的人们依靠基督教会的势力作为保护自己的屏障,这使得教会组织第一次尝试了世俗权力的味道。
然而,在当狄奥多里克东哥特军队占领包括罗马在内的意大利北部地区后,教会评估形势并与之达成妥协,从而保持了其在罗马的特殊地位。当东罗马的查士丁尼一世帝国军队灭了东哥特之后,罗马教廷再次以服从东罗马帝国作为一个条件,获得了治理罗马城的权利。当然这个时候还不是教皇宫的雏形。
当腐朽的东罗马总督和他的卫戍部队面对伦巴德人节节败退的时候,伦巴德人开始入侵意大利,也正式这个时候机会来了。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的势力已经向南撤退。作为两大敌对政治势力的第三方,罗马教廷在多次试图调解和控制局势后,逐渐放弃了对无法保护自身利益的东罗马帝国的忠诚。相反依靠和支持法拉克人,正是在法兰克加洛林王朝的丕平和查理曼的支持下,教皇国出现在了意大利的中部地区,教皇权逐渐上升为一股可以对抗皇权的政治力量。
在格里高利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的悲惨斗争之后,来到了英诺森三世。罗马教廷彻底压垮了当时的圣罗马帝国王室,教皇国也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英诺森三世和他之后的几位教皇都声称自己是“万王之王”。
经过14世纪的阿维尼翁之囚和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之后,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天主教势力被大大削弱。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教皇国一度被废除。虽说拿破仑倒台后,神圣同盟恢复了教皇国的政权,但其领土已经大大减少,没有了当年的旧观。
到1848年欧洲革命时,教宗和教皇国的机构再次被革命力量驱逐出罗马,虽然他们在法国和奥地利涉军的刺刀护卫下,教皇庇护九世在1850再次返回罗马。但此时无论是以加里波第为首的共和力量还是以皮埃蒙特撒丁王国为首的君主主义力量,都将气息奄奄的教皇国视为意大利伟大统一的最大障碍。
1860年,皮埃蒙特撒丁王国军队在意大利赢得了统一战争。但由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干预,教皇国仍然存在于罗马,直到普法战争期间法国惨败,撒丁王国军队才得以在1870年9月20日开进已经被指定为首都的罗马城。就此教皇国不复存在,而由于各种政治势力的干预,复杂的谈判一直没有解决,直到1929年,最终达成协议,罗马教廷承认意大利王国的存在,并移交了罗马教廷在罗马的大部分产业。意大利方面则是允许罗马教廷留在梵蒂冈城堡,并建立了梵蒂冈城国。因此在法理上,教皇国最终于1929年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