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和道士,在很多人眼里,其实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都是与平常人不一样的“出家人”,好像都需要修行,只不过修行的内容和方式不太一样,而且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最终结果也不一致,一个是成仙,一个是成佛。当然了,这些也都是人们的想象。不过在鲁迅眼中看来,人们其实对道士的好感要远远高于和尚,这是这么回事?为什么人们要更喜欢道士一些?
在近代中国,人们最为熟悉的文人当属鲁迅了,此人作为中国近代的文化革命人,用自己的笔唤醒了无数沉睡的中国人。新中国建立之后,他的很多作品都成为了经典佳作,因此如今的教科书中,有着许多鲁迅的作品。在鲁迅的一生中,说过无数经典的话语,其中便包括了一句话:“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那么,为何鲁迅会发出这样的一句感慨呢?
鲁迅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原本学的是医,但是看到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之后十分感慨,于是弃医从文,用自己的文章唤醒沉睡的中国人,因此他又被誉为民族的脊梁。
鲁迅在《小杂感》中说出了“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的话语,但是却没有多做解释。鲁迅为何如此说,文坛中争论不休。对此,人们认为最为可能的解释是,鲁迅用这句话来讽刺自私的中国人。
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但是却在中国大地上落叶生根,最终成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在佛教之中,人们信仰普度众生的理念。佛教中人,需要戒酒戒色苦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佛教之人会选择牺牲自己,度化世人。
但是,对于求佛之人而言,他们拜佛大多不是为了修行,更不是为了帮助他人,而是希望佛祖能够保佑自己。而这,与佛教的理念并不相符,因此鲁迅用“憎和尚”来讽刺贪图名利的中国人。
而对于道教而言,这是一种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最能反映中国人的心态。道教追求的是天人合一,顺势而为,长生不老,也就是说,道教最终都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而去修行的。因此,道教带着自私自利之心,但是却也符合众人的心态,因此世人往往“不憎道士”。
不过,遇到事情的时候,这两种宗教却表现出了与他们的理念不同的态度,“乱世时,和尚关门避祸,道士下山救人,盛世时,和尚开门纳财,道士隐居山林”。
由此可见看来,世人之所以不喜欢和尚也不是没有的道理的,毕竟道士愿意为了世人的未来而努力,而和尚却只想到自己的发展。因此,鲁迅之所以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也可能是为了告诫世人,需要在乱世之中学习道士的精神,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在1927年,雨丝周刊上曾经刊登过鲁迅的一篇小杂感。文章之中说到,人们往往会这憎恨尼姑,憎恨和尚,但是却不憎恨道士,知道这种道理的人,已经懂得中国的一大半了。可以说,鲁迅的话让人们觉得有些奇怪,也让人们觉得十分不解。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莫名其妙的憎恶尼姑和和尚,但是却不会去憎恶道士呢?为什么知道这里面缘由,就会懂得中国的一大半事情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简单地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当然是从历史的角度。
汉朝的时候,汉明帝白马驮经,将42章经取回,后来一直发展到寺庙林立的盛况。梁武帝也曾经多次屈身于寺庙之中,而朝廷的臣子们,花了有一亿两才把梁武帝给收回来,并且拿这些赎金去建造更加金碧辉煌的寺庙。
而在武术界,我相信大家也肯定都曾经听过,天下武功皆出自于少林这样的说法。但是在霍去病和卫青去远征朔漠,苏定方将高句丽给灭掉,李如松在平定倭乱之时,他们使用的功夫还不知道是哪一门哪一派的?
比如说在霍去病和卫青打的匈奴无法抬头的时候,那匹把42章经拖回来的白马,恐怕还没有出现,在李如松去抗击倭寇的时候,他手中的武器则是大筒,那是明代的军事专家们专门研究出来的连发炮。
但道士就不一样了,中国本土的这些道教人物,基本上都是历史名人,开创者老子自然不用多说,春秋时期的一位大家,而就算是八仙或者是玉皇大帝,也都是曾经的活人。他们有的追随皇帝,有的则是朝廷命官,就算是全真七子,其实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存在。
而且他们穿的道袍其实就是汉服体系当中的一部分。并且就算是在清朝这样的时代,也有两种人,他们没有换掉服装,也有一种人没有剃掉头发,这些人就是道士。
这也有可能是鲁迅话中的意思了,就是因为道士保留下来了中华民族的最后一点传承,这是最后一点属于汉民族的体面和渊源。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在当时一直都是和尚富有,但道士却十分贫困,每一朝的寺庙,可以说都是大地主级别的存在,因为不光有百姓们给寺庙打工,并且香火钱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和尚们鼓吹什么众生平等,所以每个人都要交钱。道士们就不一样了,他们这是云游四方,就算是修炼也是穷修炼。在深山老林之中,就算是有人想给他们钱,你都不一定能够找得到。而且除了这一点,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道士是中国本土的产物,他们身上的责任非常重,那就是下山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