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弘昼和乾隆关系好吗 浅谈弘昼的为官之道

弘昼是雍正第五子,乾隆的异母弟。很多人评价弘昼,说他是一位有智慧的皇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弘昼很早就看清了朝中局势,他没有参与夺嫡之争,在乾隆继位后,弘昼还得到重用。弘昼的为官之道非常特别,他时而疯癫,时而傲慢任性,让人看不透他的心思,不过这样的弘昼确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包容。弘昼明白乾隆想看到一个怎样的自己,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可以善终。

大智若愚的弘昼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所作的这首《桃花庵歌》,表现了其豁达闲适的处事态度,历来被甘于清贫的文人所推崇,这种大智若愚的精神也被视为一种生存的哲学。不过唐寅是由于晚年生活贫寒,故能有此感慨,若生于天下最尊贵帝王家的子弟能有这种觉悟,那就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了。

清代雍正帝的第五子弘昼,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天潢贵胄中大智若愚的代表人物。他曾在《金樽吟》中写道:“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诗句直白浅显,一个纨绔骄矜、及时行乐的“荒唐王爷”形象跃然纸上,也恰恰是这样一个不太正面的形象,让弘昼在帝王之家安然立命,得到了乾隆帝最大的宽容和信任。

弘昼出生于1711年,只比乾隆小两个月,生母为纯懿皇贵妃耿氏。他和其母妃都很受雍正帝的宠爱,故弘昼自小聪颖,虽然有些娇惯的毛病,但他很多事情看得很清楚,特别是关于皇子间争权夺位的厮杀。

他的父亲雍正帝,是经历了九龙夺嫡后胜出的人,当年九人的争斗何其惨烈,以至于兄弟阋墙、亲人反目。这些叔叔伯伯们凄凉的结局,幼小的弘昼全部都看在了眼里,也暗暗将其作为警醒自己的反面事例。特别是乾隆四年康熙嫡长孙弘皙的谋反失败,让他看清楚了何事不可为,从此行事更为荒唐。也由于他无意于权柄,故而得到了乾隆帝的格外优待。

1735年10月雍正崩逝,乾隆随即继位,命弘昼管理内务府、御书处的事务,并将雍亲王旧邸和财物全数赐给了弘昼弘昼大概也知道乾隆对自己的信任,于是行事更为乖张,表现出了十足十的糊涂王爷模样,以求让乾隆帝彻底心安。

乾隆年间弘昼是被允许参政议政的,但他在朝堂上的建树到底有多少不敢说,因为记载得实在太少了,倒是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事情他做了很多。最有名的一件大概就是殴打讷亲,而且是在上朝时、乾隆帝的面前一言不合就动手,可以说嚣张至极。

弘昼的为官之道

当时讷亲是军机大臣、一等公,位高权重,又是两朝老臣,说法很有分量。而弘昼丝毫不管这些,在朝堂上与讷亲当堂争辩,后来又因为说不过对方而动起手来,把一个草包王爷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乾隆帝就在龙椅上坐着,丝毫没有劝阻的意思。皇帝不开口,文武百官也不敢阻拦,讷亲吃过这次亏后再也不敢惹弘昼,其他官员见了他也是绕路而行。

弘昼的荒唐和无意权势是刻在骨子里的,人们时常弄不清楚他到底是真的荒唐,还是装疯卖傻。不过乾隆不需要弄清楚这一点,他只要看到弘昼无意谋反的心就可以了。《清实录》中记载了乾隆弘昼的评价:“秉性纯诚。持躬端恪。髫年共学。友爱实深。自备位亲藩。懋昭敬慎……吾两人者,相规以善,交相勉,相得无间,如是者垂二十年,天伦之乐无过于是。”

可以看出乾隆对这样的弘昼是有真心和包容在的,甚至弘昼偶尔御前失敬,他也愿意就此揭过。比如《清史稿》中记载的一次殿试,乾隆因为监试举子而耽误了用膳,弘昼前来请乾隆就餐,乾隆不允,弘昼突然说:“上疑吾买嘱士子耶?”也就是说乾隆难道怀疑他会和这些举子私相授受吗?

这句话已经是十分僭越了,乾隆要是发怒,当场就能治弘昼的罪,但他最终还是什么话都没说就让弘昼回府去了。第二天回过味来的弘昼急忙进宫请罪,乾隆只是摇摇头说“我昨天若回了你话,你连命都要没了”。即使如此,却也还是待他如从前一样亲和,从而也可以看到乾隆弘昼的情谊是其他藩王都比不上的。

据说弘昼还喜欢在府里办丧事,他总是说“人无百年不死者”,以表示自己对生死看得很淡。既然生死都已经超脱了,还会对皇位有什么放不下的执念吗?不过徒增烦恼罢了。

就这样,弘昼荒唐了一生,“糊涂”了一生,也得到了乾隆一辈子的优待和信任。在1770年他因病去世后,乾隆赐他谥号为兄友弟恭的“恭”,并让其子永壁承袭爵位,为下一代的和硕和勤亲王,其他儿子要么是镇国将军,要么是辅国公。很明显,弘昼的后代也因为他的装疯卖傻而受到了荫庇,能够在难测的君心中留得一条生路,其一生的确非“大智若愚”四字不能概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弘昼  弘昼词条  乾隆  乾隆词条  为官  为官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