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何有人说《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

为何有人说《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嘯,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廣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据说,这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写的《满江红》,慷慨激昂,激起古今多少志丨:的英雄豪情!但是,有人根据蛛丝马迹,怀疑原作者并不是人们崇敬的岳飞,认为它是后人的伪作。为此,展开了《满江红》作者究竟是谁的争论。

说“伪作”者提出三方面质疑:

第一,从来历上质疑。

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嘉靖年间徐阶编的《岳武穆遗文》。在此之前从未见于宋元人的记载或题咏跋尾;却突然出现在明朝中叶,来历不明,深为可疑。另外,岳飞的孙子岳珂平生富于收藏,精于鉴赏,他与父亲岳霖收集岳飞遗稿不遗余力,然而,从他在嘉定三年为《岳王家集》作序,到端平元年重刊此书,共经历31年,仍未收人这首词,说明这首词可能不是岳飞所作。

第二,从个别词句上质疑。

“踏破贺兰山阙”一句,“贺兰山”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之地。而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现今的东北吉林省境内,简直是南辕北辙!而在明代,北方鞑靼人常侵犯贺兰山一带,弘治十一年明将王越还在此打了个胜仗,若说王越“踏破贺兰山阙”,倒是顺理成章的事。以此说明,这首词可能是明人所作。

第三,从风格上质疑。

把《满江红》与《小重山》作比较,前者激越慷慨,英风飒飒,后者低沉惆怅,低徊宛转,两词的风格完全不一致,那么,它们不可能是出自一人之手。巳知《小重山》确是岳飞所作,则《满江红》无疑是伪作了。

说确是岳飞所作者也有理有据:

第《满江红》不见于宋、元人著录的原因。

岳飞被害时,家产文稿被查封,家人无法妥收。岳飞死后,秦桧及其余党继续把持朝政,又历经元朝异族统治,因而岳飞的声名始终受到压抑,直到明朝才逐渐改观。这一历史事实,造成了《满江红》出现在明中叶的情况。另外,历史上一些作品被湮没多年、历久始新的情况不乏其例,唐韦庄《秦妇吟》就堙没了900年,但人们并不因此怀疑其真实性。至于岳珂的《岳王家集》未收录它,很可能是收录不全所致。

第二,关于“踏破贺兰山阙”之句。

西夏与北宋之间屡有战事发生,真宗、仁宗时向西夏贿赂求和,才换来暂时的安宁。岳飞对这段50多年前的历史当然熟悉,因此便在《满江红》一词中以贺兰山借指敌境。就如词中写“胡虏肉”、“匈奴血”,而不用“女真肉”、“金人血”一样,都是文学上惯用的比喻手法。宋代辛弃疾曾将长安比作汴京,陆游也将天山比作中原前线,不能说他们都犯了地理常识性错误。

第三,关于词的风格。

文学史上的作家,并非个个都是一种风格。如苏轼、辛弃疾既是豪放派大师,也有婉约淸丽之作。因此不能断定写了《小重山》的岳飞,就写不出《满江红》来。另外,《满江红》所反映的思想与风格,在岳飞其他作品中也能找到。

上述争论双方,可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难统一。不过,应该说明的是,不论怎样,《满江红》毕竟是一IT振奋人心、充满爱国精神的好词,必将继续传诵下去,流芳百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满江红  满江红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有人  有人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奇事

 为什么会感觉背后有人在看你?

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这种感觉,当你走在路上,你感觉后面有人看着你,而你回过头时,发现有个人真的在看着你。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蒙克用狗和猴子进行实验,发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