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相信在大家小的时候,是老师们经常跟我们讲的故事,那么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大家还记得吗?西汉的匡衡,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油灯,于是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借助隔壁透过来的光看书学习,最终不负众望,成为一代大学问家。
成语: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只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现用来形容家境贫寒而刻苦读书的人。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西汉的匡衡,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平寒,经过刻苦读书,终成一代大文学家。
匡衡的简介
匡衡,字稚圭,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他自幼勤奋好学,曾因为“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故事成为人们苦学的榜样。终于在公元前36年官至丞相,辅佐皇帝,打理政务,但后来因为与官官同僚之间发生离隙,被人弹劾,最后被贬为庶民,客死他乡。下面一起来听一听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凿壁偷光的典故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西汉时期,农民出身的匡衡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在后来他跟着一个亲戚学认字,逐渐才有了看书的本领。但是家境平寒的匡衡买不起书,只能向别人借书来读。在那个时候,术是非常珍贵的,那些有书的人也不愿轻易把书借给别人。于是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人家打短工,不要他们的工钱,只求人家借给他书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他逐渐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一天到晚都要在庄稼地里干活,只有晌午休息的时候有空看一会儿书,以至于一卷书他常常要花上十天半个月才能读完,这让匡衡十分着急,心想,白天干农活,没时间读书,那就只能多利用晚上的时间,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点灯的油,这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