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外星的微生物会污染地球吗
恐慌
经过漫长的星际旅程,一颗陨石携带着来自远方的“旅客”――外星微生物――降临地球。刚一抵达,这些神秘的“旅客”便开始攻击地球生物。不速之客们大量繁殖,并极具传染性。席卷全球的外星瘟疫,在几周之内就造成了地球物种的迅速灭绝……
启示
无论是附着于陨石、彗星之上“不请自到”,还是搭乘人类航天器的“顺风车”意外来临,在可预见的未来,由外星生命侵入造成的地球生物大灭绝都是不太可能发生的。然而也许有一天,人类会与外星生命在宇宙的某个时空不期而遇。为了明天的邂逅,今天的我们应当未雨绸缪。
对于外星生命体,我们始终怀着矛盾的心情――既希望找到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独的证据,又害怕它们的出现会毁灭人类文明,但是探索的脚步终究是不能停止的。那么人类对于地外生命的探索已经进展到何种程度?外星生命会通过陨石、彗星来到地球形成外星瘟疫吗?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会带回致命微生物吗?
人类已展开对地外生命的探索#p#分页标题#e#
辽宁日报:刘教授您好!后天我们即将跨入2012年,这是一个被预言与猜测垂青的年份。在众多人类文明即将遭遇不测的传言中,“外星微生物产生瘟疫灭绝地球生物”的言论让许多人感到恐慌。谈及这种观点,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向您请教一个问题,除了地球生物以外,宇宙空间还存在其他生命形式吗?
刘志恒:大家好。“在浩瀚深邃的宇宙中除了地球生命以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生命”,是我们地球人永恒的科学探索。首先,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虽然目前还没有一条被生物学家普遍接受的“生命”定义,不过我们可以暂且将生命定义为一群能够互相协调来执行成长、繁殖以及演化步骤的有机分子聚集体。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有机分子、水和能量三个最重要的要素。只有具备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空间环境中,才有可能出现生命。
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目前许多科学家都相信生命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也就是说宇宙中还有其他生命存在。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也预言,外星生命是肯定存在的。可能存在的理由很简单――宇宙太大了,包含着100亿个星系,每一个星系又拥有数亿颗恒星,在这么广阔的区域里,地球当然不可能是生命进化的唯一场所。#p#分页标题#e#
辽宁日报:我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搜寻生命迹象或者适宜生命形成的环境的?
刘志恒:科学家已制造了一些在太阳系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主要是针对宇宙微生物进行探测。比如沃尔夫行星取样装置是一种细菌探测器。它在行星上软着陆后向地面伸出一支真空管,脆弱的顶端在触地后破裂,吸入地表样品,然后将其放入培养液中。如土壤地表样品中有细菌,就会迅速繁殖,使培养液产生变化。此外,科学家们还发明了放射性同位素生化探测器等等检测生命信号的仪器,但这些设备都需要被实地投放在行星上。目前人类还无法将这些装置投放到太阳系外的行星上去。
辽宁日报:那么我们将如何探测太阳系外行星是否有生命和生命的种子呢?
刘志恒:我们知道,不同物质辐射或吸收不同波长的电磁光谱。例如,氢:434、486和656纳米,氧:501和630纳米等等。通过空间望远镜观测这些物质辐射或吸收的不同波长光谱,就可以知道行星及其大气的物质成分,即化学元素组成。因此,光谱分析是观察太阳系外行星上生命胚胎和种子的基础方法。
外星生命到访可能还要很长时间
辽宁日报:让我们回到预言上来。太阳系中是否存在可以制造地球生物大灭绝的地外微生物?#p#分页标题#e#
刘志恒:近年来,随着空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开始将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扩展到对地外生命的探索。各类星球探测器发回了月球、火星、土星卫星表面类似地球的戈壁、沙漠、干枯河底和海床的地貌图片。我们在月球两极探测到可能存在有水冰,在火星极冠可能存在大量的冰,在“木卫二”上也发现千米厚的冰层下可能存在深达数千米的大洋,这些似乎都预示着太阳系的某些行星能够满足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然而这只是推测得出的结论,至今我们还没有获得任何肯定的证据能够证明太阳系中存在预言中所谓的外星瘟疫微生物。
辽宁日报:1994年,当苏梅克-列维彗星撞击木星时,科学家发现,当撞击发生时,有大量水蒸气出现,这说明这颗彗星上带有大量的固体水冰。苏梅克-列维彗星在宇宙中是很平常的彗星,它们在宇宙中穿行,产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极大的。那么地外微生物是否可能通过彗星或者陨石造访地球呢?
刘志恒:以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陨石、彗星等“宇宙飞船”创下的最好“纪录”仅仅是将生命有机分子层面的物质带到地球上,这些物质还不足以形成生命。
辽宁日报:也就是说地外生命乘陨石、彗星“不请自到”造成地球物种大灭绝是不可能的了?#p#分页标题#e#
刘志恒:对。如果通过陨石或者彗星撞击的方式将微生物带到地球上来,那么微生物形式的生命已经形成是先决条件。然而科学家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星体发现哪怕是最简单的地球古菌生命形式。而据美国宇航局发布的最新声明,2011年2月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一颗距离地球最近、最有可能形成生命的类地行星 “开普勒-22b”距离地球也有约600光年的距离。也就是说即使这颗类地行星上存在微生物,由于距离地球太远,它们到达地球也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所以明年发生“外星微生物产生瘟疫灭绝地球生物”的可能性肯定是没有的。
防止地球遭外星污染有章可循
辽宁日报:随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加快,各类航天器将频繁穿梭往来于地球与邻近行星之间。这是否存在将微生物带入地球的可能?
刘志恒:是的。随着空间探索的开始,我们能够借助航天器发射各种仪器到月球或行星,探寻可能存在的或已经消失的生命迹象。然而,我们必须考虑到轨道飞行器和探测器的着陆装置将地上生命引入其他行星的可能性,无论这种情况有意还是无意,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假使这些引入的生命形式找到适合于它生长的条件,可能会增殖,从而破坏目标行星的原始状态。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保护地球不被可能存在的地外危险物质生命所污染,这些污染物可能在航天器完成探索任务返航时被 “沾”回地球。#p#分页标题#e#
辽宁日报:这种潜在的威胁是否已经引起重视?
刘志恒:为保护宇宙行星不受污染,早在1967年联合国就制订了《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并由成立于1959年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监督执行。
辽宁日报:我们目前对其他行星上可能存在的假想生命体污染地球有什么预防措施吗?
刘志恒:地外生命体最有可能进入地球的方式是通过人类采集的外星样品“偷渡”。目前被带回地球的外星样品分为两类:一类对地球及其生物圈是安全的这类没有特殊的保护要求,另外一类则是我们谈到的可能对于地球及居住者造成威胁的。 《外层空间条约》对后者有着相当详细的规定。比如由火星带回样品的任务应遵循以下规则:由火星带回的样品应按存在潜在危险的物品控制和处理,直至证明确实无害。如果在返回地球路途中无法确认样品是否泄漏,则应在空间消毒样品和航天器或不允许其返回地球。在航天器进入地球到接收地的整个过程中,样品的密封装置必须保持完整。第一次样品返回地球时实施的行星保护法则,在未经适当的独立科研实体严格科学论证并取得一致意见之前,随后的返回任务中不应该有任何放松。#p#分页标题#e#
此外,地球上涉及返回样品处理的活动应在严格检疫、隔离状态中进行。
如果严格遵循规定对外星生命体加以防范,它们想“浑水摸鱼”地进入地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辽宁日报:谢谢刘教授的讲解! □本报记者/王 亮
专家档案
刘志恒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空间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家特殊政府津贴学者,“伯杰氏”国际微生物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等项目中的多项研究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原核微生物系统学、资源学和宇宙微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