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抚新城上伯官村的汉魏城址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现在发掘面积为1500平方米。 记者 姜旭 摄
考古工作者之前在上伯官地区发现的陶量
#p#分页标题#e#
瓮棺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供图
沈抚新城上伯官村的地下2米深处,是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魏古城址。沈阳在西汉称为“侯城”(侯城遗址在今沈阳故宫北墙外),是沈阳建城之始。而汉魏城址的发现,无论其规模还是等级都在侯城遗址之上。在当时就管辖包括侯城、辽阳等地。专家称,有望将该城址及周边区域打造成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与此同时,沈北新区郝心台地区发现4万平方米的早期人类的居住地,而这样的聚落形态在新乐上层文化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两座遗址的发现都是在今年9月沈阳四环路工程建设的考古调查中发现的。
刚发掘到城址的西南角
昨日,在沈抚新城上伯官村,也就是沈阳四环快速路BT工程六标段处,记者看到了15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而整个汉魏城址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尚在发掘中。
现场有二三十个挖好的探方,最深的探方有四五米,从土质的颜色能够看出年代的不同。一些显著位置标注着“第一期夯土墙体”、“第二期夯土墙体”的字样。#p#分页标题#e#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队的付永平介绍,“我们现在站的位置就是当时的南城墙上。”他说,这里发掘到的只是汉魏城址的西南角。该城墙西南角地表原为民居,城墙上半部已被破坏。目前,城墙西南角的南城墙及西城墙南端东半部基本暴露出来,而西半部由于压在公路下,其情况不得而知。
目前揭露的南城墙顶宽4.2米,底宽12.6米,残高2.6米,暴露部分长约13米;西城墙残高1.0~2.2米,暴露部分长约15米。从南城墙的剖面来看,该城墙的时代可分为两期,第二期墙体是在第一期墙体基础上向外侧补砌。第一期夯土土质细腻,土色灰褐;第二期夯土颗粒度较大,土色黄褐。
在城外还发现了3座该时期的墓葬,包括竖穴土坑墓、瓮棺葬、长方形砖室墓各一座。
专家介绍,目前这个汉魏城址只揭开了冰山一角,之后还要对城址内的道路、官衙、民居等进一步挖掘。
专家说,汉魏城址就在上伯官村下两米处的位置。记者问了几名看热闹的村民。一名村民说,以前村里人盖房子挖地基时曾经挖到古墓葬。#p#分页标题#e#
当时管辖沈阳等三个地方
汉代时,侯城是沈阳最早的名字,西汉时期属于辽东郡,考古专家在1993年发现了侯城遗址。
考古专家表示,汉魏城址与侯城是同一时期的,但无论是规模还是等级都要比侯城高。
该城址地处沈阳与抚顺之间,当年城内古街道主要有东西、南北十字街。其中,东西街道一直是沈抚公路修筑前的“官道”。
从道路及村内自然格局分析,该城址原来应有东西城门。城址南墙中部,与南北街相通的出入口处,当为南城门遗址。
因河水冲刷破坏,城址北门已无法确定。经实测,现存南侧墙址残长326米。该城址原为长方形,南北稍宽,周长约2500米。
汉魏城址曾管辖侯城、高显、辽阳三地。西汉时,汉魏城址有4万多户,人口约22万人。
专家介绍,上伯官地区位于正在规划建设的沈抚新城核心区域内,地下文物埋藏十分丰富。本次考古发掘是在配合沈阳四环路建设过程中进行的,发掘面积相对较小。#p#分页标题#e#
在下一步配合沈抚新城建设过程中,还需做大量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做好上伯官城址及周边汉魏时期墓群的文物保护工作,可为在‘十二五’期间将该城址及周边区域打造成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做好准备,也为打造沈抚地区文化和旅游开发的名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专家说。
多次发现“瓮棺墓”
此次在上伯官地区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的残片,如绳纹筒瓦、板瓦、砖等建筑材料和生活器具,其中以细泥灰陶为常见,可辨器类有罐、瓮、豆、盆、甑、瓶等。在该城址周围,分布着许多两汉魏晋时期的墓群。随葬品有鼎、豆、耳环、罐等。
专家展示了一件陶釜的残片,陶釜是在墓葬中发现,是用来装遗体的,陶釜中装的应该是平民,因为贵族入殓都是棺木。
在2005年,也在该地区发现了一座“瓮棺墓”。该墓葬形制特殊,仅在地面挖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墓坑。墓坑长1.04米、宽0.67米,墓坑中的葬具为“瓮棺”,由陶釜和筒形器套接而成。令考古人员诧异的是,“瓮棺”内并未发现人骨。#p#分页标题#e#
1963年10月间,在上伯官村附近,考古人员就曾发掘出3座“瓮棺葬”,“瓮棺”内亦未发现人骨。考古专家初步认定,“瓮棺葬”应为儿童墓。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上伯官地区陆续发现并清理的墓葬近百座,并出土了许多精美的文物,如秦代“廿六年”陶量、“千秋万岁”瓦当等。
“廿六年”陶量,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颁行天下的标准量器;而汉代圆形瓦当时极为流行,并且应用文字作为装饰。瓦当面文字具有图案化特征,常将圆面分成四等分,上面各书一字。从文字内容看,“万岁”为汉代通用吉祥语,表达了汉代人们对长寿永生的追求和愿望。这也显示出这一古城址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