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定,凡是未满十八岁的均为成年人,需要监护人来保障他们的安全与权益。但是每个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情况,那么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的认定是如何规定的呢?其实法律上没有区分第一和第二监护人究竟是谁。一般来说,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而单亲家庭或者其他情况也有其他的监护人认定。具体请看下文。
一、第一监护人的认定
法律上监护人并没有区分为第一监护人、第二监护人,作为父母均是监护人,没有第一、第二之分。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按照以下原则来确定: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 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3、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4、没有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监护人的职责
监护人的职责是依法履行对被监护人的义务,保护其依法享有的权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具体意见(试行)》第十条规定,监护人的法定监护职责是: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诉讼;
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了其实不存在第一监护人的认定这类问题,父母均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同时,需要保障孩子的权益,不得侵犯其权益。否则监护人也会承担相应的法律惩治。被监护人子啊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寻求监护人以及法律的帮助。更多问题欢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