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嘱中优先被考虑的继承人怎么认定?
满足以下条件的继承人,才可以在遗嘱中优先被考虑:
1、首先必须是继承人,即指配偶、父母、子女,没有上述第一顺位继承人的,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其次,缺乏劳动能力是指年幼、年老、生理缺陷、疾病等客观上无法参加劳动的人。
3、最后,没有生活来源,是指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平均生活水平,没有养老保险、低保、分红、经营收入等。
法律依据:《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二、遗嘱怎么写才有效呢?
遗嘱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以依法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能力。遗嘱为民事行为,设立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依我国现行法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设立遗嘱的行为能力即遗嘱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具有遗嘱能力。因此,遗嘱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以遗嘱设立时为准。在设立遗嘱时,遗嘱人有遗嘱能力的,其后虽丧失遗嘱能力,遗嘱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1条中明确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遗嘱必须是遗嘱人处分其财产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因为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遗嘱是否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原则上应以遗嘱人最后于遗嘱中作出的意思表示为准。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三)、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这一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遗嘱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的,不能有效。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照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遗嘱既是遗嘱人处分其个人财产的民事行为,就只能就遗嘱人个人的合法财产作出处置。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有的财产的,遗嘱的该部分内容,应认定无效。
(五)、遗嘱须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民事行为无效。遗嘱若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其内容违反社会公德,则也不能有效。
订立遗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死亡发生时候,各位可能的继承人,就遗产的分割事宜发生纠纷,故此对于那些有合法收入的公民来说,需要了解各种订立遗嘱的方式具体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在确定自己也满足条件之后,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订立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