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法律关系之一。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债权人可以依法将可以转让的债权转让给第三人。这时,债务人应该向第三人来主张在债权。很多人存在这样的疑惑,债务人不接受债权转让该怎么办?下面由律图小编为大家答疑解惑。
可转让的债权应为有效存在的债权。如果转让的债权不存在或无效或已经消灭,多数观点认为,转让合同因标的物不存在或者标的物不能而无效。但债权形成的前因行为的效力对债权转让合同不产生影响。如形成债权的买卖合同被认定为无效,使债权不复存在,该结果虽然直接影响债权转让合同目的的实现,但依通说,只要债权于其转让时是确定的,其转让即应许可。
如果债权转让当时尚未形成,是否形成有待将来某一时刻的到来,或某一条件的成就,有观点认为这类债权亦不同于不存在的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可以肯定。我们认为,这类合同应区分附条件或附期限而分别处理,因为期限必然到来,而条件不一定成就,附期限的合同可按有效合同处理;附条件的合同如将来条件不能成就,则转让的债权自始不存在,所以将附条件的合同作为效力待定的合同处理为妥。
《民法通则》中关于债权转让规定于第91条:“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并不得牟利。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国家批准的合同,需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原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同法》对此也只有寥寥数语。第79条至第83条、第87条对债权转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不能转让的情形、转让权利通知义务、从权利应一并转让、债务人享有抗辩权、抵销权等内容作了粗略规定。
其中债权转让通知义务与《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的须经债务人同意相冲突。有关债权转让的限制条件,《民法通则》规定过于严格,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而《合同法》规定过于宽泛,不利于保护债务人和他人利益。
债权转让债务人不同意怎么处理:通知既对债务人发生效力,不同意不影响债权转让的效力。
《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债权转让合同是指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情况下,债权人与第三人通过的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协议。
1、债权的转让并不改变原来债权的内容,只是债权人主体资格的变化,由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取得债权。
2、债权转让合同的当事人是债权人与第三人,债务人非合同当事人,因此,债权转让并不需要取得债务人的同意,只需及时告知债务人既可。
综上所述,我国法律规定了债权是可以转让的。但是,债权转让必须是合法有效的,且债务人不接受债权转让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这个前提是只要债权人合法转让债权,并通知了债务人就是成立的。小编提醒大家,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候一定要通知债务人,以防债权转让不发生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