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加班的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少,但是工作人员也需要根据单位的安排,有些特殊情况下加班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我国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以及在加班的时候工资的计算基数,都是很多普通劳动者十分好奇的一个问题.那么,事业单位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是怎么规定的?
这个不同的单位,工资计算方法和福利也是不一样的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为职工本人的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构成:机关干部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工人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之和;事业单位职工为职务等级(技术等级、等级)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之和。
2、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8小时)=月工资收入÷174小时;
3、用【你的月工资收入】÷174小时得到的就是你的每小时工资,得到基数。
三、根据加班性质决定倍率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工作又不能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报酬。如能补休,不付。
3、休假日安排工作,不论是否安排补休,都要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报酬
4、用小时工资×相应倍率-小时工资×100%,得到的就是加班工资
经市、区、县人事局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单位,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按上述规定支付工作人员加班工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轮班制的工作人员,不执行上述规定。
单位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安排的值班和在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安排的值班不视作加班,不支付加班工资。各单位可根据本通知制定实施细则。支付加班工资必须从严掌握,增加的支出,财政不予拨款,由各单位自行解决。
可以说,我国境内不同的事业单位,针对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制定的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事业单位当中按照职称,基础工资和级别工资等这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小编在这里对于事业单位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并不能给出大家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这是有个事业单位内部制定的.
延伸阅读:
用人单位不承认加班事实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