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加班费、工伤赔偿、辞退等事项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方式来解决争议并维权,必要时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不过,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在劳动仲裁的过程中,劳动者应如何避免劳动仲裁的风险?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一一为您展开介绍。
一、申请劳动仲裁要注意什么
1、应写好申诉书。根据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应提交申诉书,并按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写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身份,包括职工当事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工作单位、住址、职务,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申诉人应当将自己与被申诉人如何处理等问题全面、准确、简练地写清;
(3)证据和证人的姓名、住址,提供有关争议情况的各种证据和证人,务必确实充分;
(4)申请日期。
2、应在申诉期限提出。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出书面申请。在规定的期限内,当事人未提出书面申请的,时效届满后就不再有申请权,仲裁机构也不再受理。但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60日期限而行使申诉权利的,仲裁机构可以受理。
二、如何避免劳动仲裁的风险
1、仲裁请求不当的风险。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根据客观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理范围的请求事项,反之除要负担相应的仲裁费用外,对其不当的请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将不予支持。
2、超过仲裁时效的风险。当事人提出仲裁要求,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当事人超过时效申请仲裁的,将不予支持其请求。
3、逾期改变仲裁请求的风险。当事人增加、变更仲裁请求,或者提出反诉,应当在劳动仲裁委员会指定或许可的期限内提出,超过时限的,仲裁委将不予受理。
4、不按时出庭的风险。无正当理由未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诉人可作缺席裁决。
5、举证不能的风险。没有证据或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6、不按时交纳仲裁费用的风险。当事人自收到案件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应按规定预交案件受理费、处理费,若确有困难无力交纳仲裁费用的,当事人可以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部门的证明,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其费用的缓、减、免交。申诉人无故不按规定预交案件受理费、处理费的,按自动放弃申诉处理。
7、不当行为的风险。当事人提出自己的主张,应当实事求是,向仲裁委提交的证据,应为原件或原物,或经仲裁委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复制品。当事人不得虚假陈述,不得作伪证,否则将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律设立了劳动仲裁制度。但劳动者在与单位发生争议后,就算是申请了劳动仲裁,也不代表仲裁机构就一定会站在劳动者一方,支持劳动者的诉求。而劳动者要想在仲裁中胜诉,就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诉求。实践中,如果您不知道该提供哪些劳动纠纷证据,建议您咨询劳动纠纷方面的专家律师,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出现。
延伸阅读:
劳动仲裁书送达方式有哪些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仲裁法院强制执行如何申请?法律是怎样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