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民事判决出了后提出回避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民事判决出了后提出回避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当事人只要在限定时间内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即应暂时停止审理或参与本案的工作,以待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案件正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若因当事人申请回避而停止执行职务,势必给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仍应及时采取措施,但本案其他工作必须暂停。比如有的财产案件,当事人要转移争议的标的物,急需采取查封、扣押等保全措施,即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审判人员仍应履行职责,迅速果断地采取措施。

申请回避当事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应切实保障当事人行使这一权利。法律规定回避制度,是法律的严肃性和法制的民主精神的体现,它可以避免案件承办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偏袒亲友,减少徇情枉法现象,保证案件得以公正处理,从而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保护。

二、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本案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当事人是实体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只能以当事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而不能以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的双重身份出现,所以必须回避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是指本案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所谓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是指案件的处理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审判人员自身的利益。这种利害关系,既可能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也可能是事实上的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其他关系,指除上述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比如,与当事私交甚笃的同学、朋友或与当事人积怨很深的仇人、对手,等等。这些关系,只要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就应当回避

综合上面所说的,申请回避一般是针对于与本案的当号召人或者是代理人有亲属关系,或者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人;这些人在申请回避时也需要在案件审理之前或者是辩论终结前提出来,只要申请者的理由合法的,那么法院可以受理此请求,不再参与此案件的开庭。

延伸阅读:

民事诉讼法回避方式有哪些?

哪些情况下民事诉讼法院人员要回避?

在民事诉讼中如何申请回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判决  判决词条  回避  回避词条  民事  民事词条  提出  提出词条  时候  时候词条  
办案流程

 法院判决后对方给钱有期限不

需要看案情。对于民事案件,一审法院判决后,如果对方当事人不服,上诉后还需要进行二审;在判决生效后,如果对方不按判决履行的,则需要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由法院来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