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民法总则》将废止。
《民法典》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完善,比如明确提出保护胎儿的利益,将民事诉讼时效延长到三年等。任何一部法律都有适合范围,那么《民法典》的法律适用范围是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小编的说法。
一、《民法典》的法律适用范围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就是指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范围,即是指民法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以及民事法律规范对其生效前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有无溯及力。
2、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就是指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范围,即是指民法在哪些地方发生效力。《民法典》第1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所说的“领域”是指我国领土、领空、领海,还包括根据国际法视为我国领域的我国驻外使领馆,以及在我国领域外航行的我国船舶和飞行于我国领空以外的我国飞行器等。
二、《民法典》中的亮点有哪些?
1、明确胎儿利益保护
《民法典》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以年龄来划界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调为8周岁
《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再次强调抚养赡养义务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4、扩大监护对象范围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由此可见,按照《民法典》确定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境内从事民事活动,适用于我国法律法规,这就是《民法典》的法律适用范围。如果细致划分的话,适用范围有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之分。相对于之前的民法通则,《民法典》确定了绿色原则,也是新内容,契合了当前环境治理的需要。
延伸阅读:
民法总则全文
民法总则关于欺诈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