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明确规定是民事的财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它是具有一定的意义的。知识产权也是民法典明确之一。明确规定的民法典也是能受到法律保护的,它意味着民事可以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如有民事纠纷,那么双方有受同等的法律。具体的民法典明确规定的内容请看下面的内容。
一、什么是民法典?
受访法律专家指出,中国全国人大正在审议的民法典,首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民法典是一部规定民事活动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的法律,草案去年经过三审和社会咨询,前天正式提交人大审议。民法典通过后,将提升对人身权利、财产权等方面的法律保护,并提高中国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孙皓琛接受早报访问时指出,2007年的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受到法律保护,但却没有说是平等保护;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而民事主体既包括国有企业等法人,也包括公民等自然人。
他说:“这意味着,今后个人和国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生民事纠纷时,双方都拥有同等的法律保护地位。”
有分析认为,中国现行宪法、民法典、公司法、民法典等法律中,不同产权没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以致不时出现私有产权的保护处于弱势的情况。例如一些行政主体以“公共利益”之名,侵害私人产权和利益。
二、民法典首次明确规定知识产权是保护客体吗?
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权利的一种,是指权利人依法就知识产权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记者注意到,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民法典在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对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对比民法典,民法典中的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均为新增内容。“现代技术使得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这种‘专有的’立法表述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意义重大,彰显了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充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强决心。”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丁荣余表示,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侵权行为地和侵权人所在地均难以确定。大量的网络行为都是跨地域、跨国界的,而互联网上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的管辖权未有定论,这都导致知识产权监管、举证、制裁难度很大。
以上就是民法典明确规定,民法典也是对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的规定,他能突显了对民事权利的尊重,加强了对民事权利的保护,当然只是产权也是民事权利的一种,如果你对此民法典明确规定有所不理解的,那就咨询专业人士,相信他们能帮助你更清楚的了解情况的。
延伸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危险驾驶罪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