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权是为保障百姓财产利益的法律条文。在宪法上,财产权属于人权,与人身不可分离,是由宪法确认的,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是任何人都不得改变的。财产权的订立,是尊重人民劳动成果的体现,保障劳动者依法获得的劳动权益不受侵犯。那么,如何看待宪法财产权的规定,下面看看小编的看法。
一、宪法保护什么样的财产权
宪法所保护的财产权分两方面:
一从权利保障的角度: 是对人格尊严的尊重
对人格尊严的尊重,是所有公民权利之保障的共同基础。而财产权是人类自由与尊严的保证,是生命权利的延伸。宪法对财产权的保障,则为人格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体现了对人格尊严的尊重。财产权是人类理性的体现,物质资料对人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外界物质,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财产。这使得财产权成为人不可或缺的权利。宪法财产权实际上是为了保障公民个人的独立人格而设定的公民自由。[6]财产得不到保障,就不会有独立的人格存在,比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正因为人们的私有财产在经济活动中得不到保障,才导致了不平等的人身依附关系存在。而近代以来,宪法对财产权的保障制度逐步确立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的精神自由、生存自由以及平等参与国家、社会事务提供了契机。人格尊严不仅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人身权利,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人格关乎人的尊严,除了生存权,人格权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在民法中,没有财产就没有独立人格。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而言,宪法财产权也是人格的基础。因此,各国宪法均确认财产权为基本人权并加以保障,这不仅是为了使个人财产获得尊重和保障,更重要的是为人格健全提供重要保障。是对公财产(公共财产)无条件的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二、宪法视角下的财产权界定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财产反映的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权一方面体现了所有者将财产据为己有的意思表示,另一方面又暗含了所有人与其他人之间在财产上的关系,从而证成了财产对人的意义和之所以通过法律保护财产( 即建立财产权) 的价值。
财产权最初是一种自然权利,表现为一种自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宪法中规定的典型基本权利之一便是经济自由。而作为一种受到法律规制和保护的自由,财产权则表现为“财产的自由权”。对此,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财产是自由的,即财产的所有者可依据个人自由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自己的财产。其次,任何自由又都是相对的,表现为对财产的自由处分权也应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最后,既然宪法中规定了财产权,国家就负有了尊重财产在宪法保护的范围内不受任意侵犯的义务。这一义务一方面是指国家不得随意侵犯个人财产自由,另一方面也包括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他人对个人财产自由的侵犯。随着财产权制度的日益成熟,财产权逐渐从自然状态的“自由”发展成为法律制度上的“平等”,从关注财产到关注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的占有和使用状况,现代宪法也逐渐从关注财产上的物与物的关系转变为关注人与物的关系。
综上,如何看待宪法财产权的规定,小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财产权彰显了对人格的尊重。只有人民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才会更加依附于国家,这也是取得民心的最重要的途径,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国家经济也会快速发展,在当今时代,我们都希望社会和谐共处,而财产权的修订,也为社会和谐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延伸阅读:
法人财产权指的是什么?
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业务的概念与实行
财产权信托的特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