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了多年民法通则后,我国终于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出台了民法典。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法律,和每一位公民息息相关。民法总则的内容也十分详实,开篇就阐述了民法总则遵循的原则。这些主要体现在第四条到第十条。那么民法典第五条的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小编的说法。
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五条的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自愿指自己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思;但自己的这个意思必须贯穿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方面改变。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是最为重要的民事活动,自然应当遵守自愿原则。每个民事主体都按照自己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有相同和不同的可能,如果相同,自然很容易达成一致。如果不同,经过谈判,让步,也可能达成一致,这时候就会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否则,民事法律关系就不能被设立、变更或者终止。这时候,就可能要放弃,或者通过第三者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来达到目的。
二、民法总则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2、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意思自治是现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3、公平原则
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公平正义是对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4、诚信原则
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则,它和公平原则一样,既是法律原则,又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体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5、绿色原则
这是《民法典》新确定的一项法律原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项原则既传承了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理念,又体现了新的发展思想,有利于缓解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资源生态的矛盾。
6、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由此可见,《民法典》第五条规定了民事活动应该遵循自愿原则,这是基本的原则之一。也就是说,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的时候,比如签署合同时,要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不能被人胁迫、威胁。否则,这样的民事法律关系就不成立,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另外,平等和公平也是《民法典》中提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