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拘留是指我国的相关公民对社会秩序或社会相关管理造成一定影响的,我国相关行政或公安部门对这类人的相关处罚。但是由于这类犯罪事实对社会影响较小,可做不拘留决定。那行政拘留不执行依据都有哪些法律依据呢,下面小编就为你进行相关的解答。
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强制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关押在专门的处所,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最严厉的治安管理处罚。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都作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妇女的人身自由等合法权益的保护,国家尤其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其中,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了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等。因此,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特定行为人,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以及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等。参考法律条文: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
(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三十一条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
(一)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七十周岁以上的;
(三)孕妇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
我国相关的法律对这类犯罪人的相关照顾主要是源于,我国的法制的人性化和法制的宽松化。对这类犯罪事实影响不大的案件,相关的犯罪者可从宽处理,或免于处罚的决定。希望大家还是要知法守法。
延伸阅读:
治安处罚和行政处罚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