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文言文阅读指导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要达到这些要求,要重视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诵、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等。
  一、文言实词的理解
  学习文言文,重点应放在实词的理解上。因为实词面广量大,而且非常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其规律,勤查工具书,就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通假字
  古人写文章或抄书的时候,为了省事,或由于笔误,或由于当地的书写习惯,在当用甲字的地方,却借用了一个同音或音近的乙字。照乙字去理解,文句是说不通的。这本来是古人写别字的现象,但相沿下来,成了习惯,人们不把乙字看成别字,而视为甲乙两字通用,称为"用字通假"。甲字为本字,乙字为借字。
  就本字和借字间的音、形来看,本字和借字不是音同就是音近,多数是字形有联系,并且一般是以笔画少的去代替笔画多的字。懂得通假宇的这个特点,当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如果遇上的生词(字)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用字通假"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只从字音上去寻求本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一些古文,多记忆一些通假字。
  (二)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用今义去理解一个词的古义,那就会出错。
  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
  1.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如古文中的"江""河"一般专指长江和黄河,而现代的"江""河"则泛指一切河流了;"江""河"这两个词的意义范围今比古大。又如古文中的"臭"字,既可指好气味,又可指坏气味,现在只表示坏气味;其意义范围今比古小。
  2.意义的转移。如古文中的"走"指快步跑,现在的"走"成了一般的步行。这种意义上发生了变化的词在文言词语中占有一定的数量。
  3.感情色彩的变化。上文所举的"卑鄙",在古文中"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自谦的中性词;现在的"卑鄙"指品质恶劣,属贬义词了。
  总之,只有了解一个词的古今差异,才能准确地解释文言文中的每个词的意义,而不会望文生义,以今代古,出现理解错误。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里的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要注意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常用义项;这样,在阅读文言文时即可根据具体语境对有关词语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词类活用。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甲类词临时用作乙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初中课文中最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活用词要按其活用的意思来解释。
  二、翻译文言句子
  翻译文言文一是直译,即对原文一字一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而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尽可能照顾原文的词义。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在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在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
  (二)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
  (三)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应用意译。
  (四)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
  (五)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
  (六)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介宾短语后置句,介词宾语前置句,动词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它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
  (七)译文应注意保持原文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中山狼传(节选)
  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先生复缚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
  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先生曰:"有。"于是出匕,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
  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气喘操刃,共殪狼,弃道貌岸然上而去。
  (选自《东田文集•中山狼传》)
  1.翻译下面四个句子。
  (1)狼欣然从之。
  (2)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
  (3)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
  (4)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2."狼未知之也"是个什么句子?有何特点?
  3.下面两个句子中带点的词的词性是什么?在句子中作什么用?
  (1)肩举驴上
  (2)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
  4.节选的这段文字即《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的一部分。这个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是:_____________。
  (二)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朝,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后也。"
  注:①御:驾御
  ②俄而:不久
  ③过:错误
  ④诱道:诱,引导。此处指沿同一路线奔跑。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释义。
  (1)易()
  A.换B.改变C.容易D.整治
  (2)术()
  A.道路B.方法C.思想D.技艺
  (3)逮()
  A.达到B.捉拿C.逮捕D.逮住
  (4)恐()
  A.惊恐B.恐怕C.吓唬D.威吓
  6.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知道赵襄王每次落后的原因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五。王曰:①"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窃案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②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③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上文先自《_______》,文中的"晏子"名_____,字_____,春秋时期_____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意义。
  (1)习辞:(2)何以:
  (3)何坐:(4)诣:
  (5)避度:(6)取病:
  3.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指定的词。
  其
  病
  5.从上文中找出两个含有通假字的例,并简要说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晏子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以"淮南"比为________,"淮北"比为:_______;以"橘"比为_______,以"枳"比为_______。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解释加点的字。
  (1)岱:________(2)钟:_______(3)_______
  (4)决:________(5)凌:_______
  8."齐鲁青未了"是此诗中惊人之句。它不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9.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形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10.由望岳而产生登岳意愿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1.将写细望的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登鹳鹊楼
  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解释加点字。
  (1)依:_________(2)尽:_______(3)欲:_______
  (4)穷:_________(5)更:_______
  13.把这首诗译成现代汉语。
  14.诗第一、二句是写景,第三、四句是由第一、二句引发出的________。
  15.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头两句是_______,其中"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颜色对。
  参考答案:
  (一)
  1、(1)狼高兴地听从丈人的话。
  (2)丈人给先生使眼色让他用匕首刺狼。
  (3)野兽忘恩负义到这种程度,可是还是不忍心杀死它。
  (4)仁慈到了迂腐的程度,本来是君子所不赞成的。
  2、是否定句
  3、(1)"肩"名词做动词用,意思是:"用肩扛"。
  (2)"目"原为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使眼色"。
  4、对狼一样的恶人不能讲仁慈,否则,会被他害死。
  (二)5、(1)A(2)D(3)A(4)B
  6、驾马车最重要的原则是,要让马安安稳稳地驾好车;驾车的人要用心调度马,这样才能跑的快、跑的远。
  7、赵襄王无论先后,心思都放在对手身上,没有好好地调度马,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这件事上,才能成功。
  (三)
  1.《晏子春秋》婴平仲齐
  2.(1)习辞:很会说话。习,熟练;辞,言词。
  (2)何以:以何,用什么法子
  (3)何坐:坐何,犯什么罪。坐,犯罪。
  (4)诣:到……去。
  (5)避席:离开坐位。(表示郑重和严肃)
  (6)取病:自我倒霉。病,辱。
  3.(1)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2)所以会如此的原因是什么呢
  (3)一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东西吗
  4.它的辱,无趣
  代晏婴生病
  5.(1)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
  (2)圣人非所与熙也。熙,同"嬉"
  6.齐国楚国好人盗贼
  7.(1)泰山的别称(2)聚集(3)划分(4)裂开(5)登上
  8.在古代齐鲁两大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望着泰山上云气层叠,心胸为之开朗。睁大眼睛尽力远望,飞还山林的归鸟收人眼帘
  12.(1)靠着、挨着
  (2)完了,指太阳落山,看不见了
  (3)想要、希望
  (4)尽、完了
  (5)再
  13.明亮的太阳正紧靠着群山往下落,黄河向着大海奔去。如果要想看到更远的景致,那么就要不怕苦再登上一层楼
  14.想像和议论
  15.绝句、对偶白日黄河白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子治县
  子奇年十公,齐君使治阿(阿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同车者)皆白首(老年人)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治阿,铸造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lǐn,粮仓)以赈(zhèn救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栗,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私人)兵战,遂败魏师。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既而:君悔之:
  遣使追:乃起兵击之:
  2.阿县"败魏师"的根本原因是()
  A.老年人出主意,青年人作决定,二者同心协力。
  B.把粮食和武器藏于民间,迷惑敌人。
  C.魏国傲自大,轻视童子治县,判断失误。
  D.子奇生视发展生产,关心人民生活,得到人民拥护。
  3.翻译句子。
  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狐假虎威
  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①之畏昭奚恤②,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一③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④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兵甲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注:①北方:指中原地区的诸侯国。②昭奚恤:楚国将军。③江一:楚国大臣。④长:做首领。⑤专属之昭奚恤:全部由昭奚恤掌管。
  4.解释下列名中加点的词
  ①群臣莫对________②虎求百兽而食之_______
  ③子无敢食我也_______④天帝使我长百兽_______
  ⑤兽见之皆走_________⑥虎以为然_________
  5.解释指定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其实畏王之兵甲也_________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_______
  故北方之畏奚恤也_________
  公问其故________
  今子食我________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________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___________
  方七百里,高万仞___________
  6.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文中的寓言故事,后人概括出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一对楚宣王讲这个故事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
  广中有猎兽者,挟矢入山。偶卧憩息,不觉沉眠,被象来鼻摄而去。自分必遭残害。未几,释置大树下,顿首一鸣,群象纷至,四面旋绕,若有所求。前象伏树下,仰视树而俯视人,似欲其登。猎者会意,即以足踏象背,攀援升。虽至树巅,亦不知其意向所存。少间,有狻猊(suānní: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来,众象皆伏。狻猊择一肥者,意将搏噬。象战栗,无敢逃者,惟共仰树上,似求怜拯。猎者因望狻猊发一弩,狻猊立殪。诸象瞻空,意若拜舞。猎者乃下,象复伏,以鼻牵衣,似欲其乘。猎者随跨身其上,象乃行。至一处,以啼穴地,得脱牙无算。猎人下,束治已。象乃负送出山,始返。
  《聊斋志异•卷六》
  7.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以鼻牵衣似欲其乘
  以蹄穴地似欲其登
  前象伏树下猎者乃下
  伏尸百万象乃负送出山
  8.解释加点的词语
  (1)自分必遭残害()(2)未几()
  (3)顿首一鸣()(4)狻猊立殪()
  (5)以蹄穴地()
  9.翻译句子
  (1)四面旋绕,若有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至树巅,亦不知其意向所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薛谭学讴①于秦青②,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③于郊自衢④,抚节⑤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⑥行云。薛谭及入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节选自《列子•汤问》)
  注:①讴(ōu)唱歌
  ②秦青:秦国人,以善歌著称。
  ③钱(jiàn):设酒宴送行
  ④郊衢(qú):郊外大路。
  ⑤抚节:打着节拍。
  ⑥遏(é)止住。
  11.下面句子和"薛谭学讴于秦青"中"于"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钱于郊衢
  B.于其身也,则耻蚰焉
  C.而耻学于蚰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2.对"薛谭乃谢求反"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薛谭就感谢(秦青),请求(秦青)允许(他)返回(继续学习唱歌)。
  B.薛谭就(春青)认错,请求(秦青)回去,(不再为他送行)。
  C.薛谭就感谢(向秦青)认错,请求(秦青)回去,(继续教他唱歌)。
  D.薛谭就(向秦青)认错,请求(秦青)允许(他)返回(继续学习唱歌)。
  1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14.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①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徒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人,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盲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徒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②主人乃梧而请之。
  注:①突:烟囱。②上行:上席。
  15.解释文中加点虚词。
  (1)见其灶直突
  (2)不者且有火患
  (3)谢其邻人
  (4)余各以功次坐
  16.解释文中的""的词
  (1)客谓主人更为曲突
  (2)向使听客之言
  (3)终亡火患
  1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童子治县
  1.不久这件事使者于是,就
  2.D(子奇关心人民、重视生产,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因此他可以轻而易举的打败魏国)
  3.利用私人的武器跟敌人战斗,终于打败了魏国军队。
  狐假虎威
  4.①回答②寻找③你④派⑤它们(老虎和狐狸)跑⑥对的
  实际上所以吃方圆
  果实缘故食物方圆
  6.①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它自己而逃跑了。
  ②看看野兽们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③狐假虎威意思是狐狸凭借老虎摆威风,比喻倚伏别人的威势吓唬人。
  ④说明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并非真的怕昭奚恤,而是怕大王的军队。
  象
  7.C
  8.(1)预料(2)不一会儿(3)低下头(4)立刻(5)扒挖
  9.(1)围绕在他四周,好像对他有所求。
  (2)虽然爬到了树顶,可还是不知道大象要他干什么。
  10.大象请求猎人帮助消灭狻猊,并对他表示感谢。
  11.C12.D
  13.响遏行云
  14.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全部学到,却自以为全都学完了,于是告别老师回家。
  15.(1)他(主人家)的(2)将要(3)他家的(4)按照
  16.(1)改成(2)当初假使(3)无,没有
  17.(1)有一位到主人家过访的客人,见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堆放着柴禾。
  (2)现在评定功劳宴请宾客,(建议你)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禾搬走(的人)没有受到恩惠,(竟请了一些因救火而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当成止等宾客吗?

小学美术下雨啦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这天说课的资料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一册中的第7课下雨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根据认识球体的幼儿园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教材分析一本课题的地位和作用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本章教材在整个初中阶段物理知识中虽初中物理温度计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温度五年级数学上册点阵中的规律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上第五单元点阵中的规律P8283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得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感受数学均衡美。2培养学生推春望说课稿范文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同学们又回到课堂了,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春望说课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一教材分析春望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四首中的一首诗歌。该单元是围雨后的教学实录和说课稿一引入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春天的课文我最喜欢春天,很多同学都找来了有关春天的诗文章。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展示学生的摘抄搜集作品。)老师也找了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师读出诗中生字的勾股定理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合作探究操作体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再让学生通过做一做测量判断找规律,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然后由学生想做量一量猜一猜去验证结论使化石吟的说课稿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化石吟是一首大自然的文字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为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人类与自然共生存,共发展的主题选择的,作者用平实,通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说课稿一说教材识字一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开spanstylebackgroundyellow篇。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
扑朔迷离的反义词是什么扑朔迷离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扑朔迷离的反义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反义词一清二楚造句1兰兰邻居的双胞胎姐扑朔迷离的近义词扑朔迷离的近义词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扑朔迷离的近义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扑朔迷离的近义词错综复杂(注释错交错,交叉综合在扑朔迷离的近义词是什么词语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扑朔迷离的近义词,欢迎来参考!扑朔迷离的近义词(以下词语任选其一)虚无飘渺眼花缭乱错综复杂空中楼阁虚无缥缈迷离扑朔迷离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一六年级上Itwasthere!教学反思今天这节课是第三单元Itwasthere的第一教时。在此之前,学生从未在英语课上接触到过去时态,因此,我把渗透一般过去时的概念并让学生初步掌握be动词的用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由c关于高三生物的教学反思弹指间时光流逝,我又送走了一届毕业剩,高三生物教学反思。回首过去一年的教学,有喜有忧,有可取之处,亦有不足的地方。我所教的班级有150,也有平行班152。针对各班学生的特点,我采取人教版伤仲永教学反思教完伤仲永一课,感觉其中的生活扩展非常必要。我是这样处理的当同学们对仲永泯然众人矣痛惜不已时,我向同学们发问仲永泯然众人,谁的责任?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有人说父亲应该负责任。他日扳仲课文小小的船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指导尖的书写。3体会是诗句所描绘的夜空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月儿斜纹解释及造句注音xiewen意思()一根经纱和两银纬纱间错着织成的纹路,因为交织点相错,看上去是斜的。()口(儿)斜纹布。斜纹造句1卡其是一种颜色,但是现在等义于一种军事斜纹裤。2这块织物在鲜三下春日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三下春日教学反思,一起来看一下吧。三下春日教学反思篇一春日这首诗,不三年级数学加和减的教学反思1关于学生。加和减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本册教材中,我所领会的编者的意图是在通过口算的过程中,找出规律。所以,这节课的重点转移到口算找规律。当学生说出规律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