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国璋,不能算是最老的朋友。但是,屈指算来,我们相识也已有将近半个世纪了。 在解放初期我们常常在各种各样的会上相遇。我们不是一个行当,他是搞英语的,我搞的则是印度和中亚古代语言。但因为同属于外字号,所以就有了相会的机会。我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以后在清华,虽云专修德语,实际上所有的课程都用英语来进行,因此我对英语也不敢说是外行,又因此对国璋的英语造诣也具有能了解的资格。英语界的同行们对他的英语造诣之高,无不钦佩。但是,他在这一方面绝无骄矜之气。他待人接物,一片纯真、朴实、诚恳、谦逊,但也并不故作谦逊状,说话实事求是,决不忸怩作态。因此,他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毕生难忘的印象。"四人帮"垮台后,我同国璋先生,以及南南北北的同行们,在暌离了十多年以后,又经常聚在一起开会,认真、细致地讨论一些学术问题。此时,我们真正是心情愉快,仿佛拨云雾而见晴天。我同国璋每次见面,会心一笑,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最难忘的是当我受命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卷"主编时的情景。这样一部能够而且必须代表有几千年研究语言学传统的世界大国语言学研究水平的巨著,编纂责任竟落到了我的肩上,我真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我考虑再三,外国语言部分必须请国璋先生出马负责。中国研究外国语言的学者不是太多,而造诣精深,中西兼通又能随时吸收当代语言新理论的学者就更少。在这样考虑之下,我就约了李鸿简同志,来到国璋先生的家中,恳切陈词,请他负起这个重任。他二话没说,立即答应了下来。我刚才受的寒风冷气之苦和心里面忐忑不安的心情,为之一扫。我无意中瞥见了他室中摆的那一盆高大的刺儿梅,灵犀一点,觉得它也为我高兴,似向我招手祝贺。 那以后,我们的来往就多了起来。他在自己的"小花园里种了荷兰豆,几次采摘一些最肥嫩的,亲自送到我家里来。请我在他住宅附近的一个餐厅里吃饭,有一次居然吃的是涮锅子。他也到我家来过几次,我们推心置腹,无话不谈。我们谈论彼此学校的情况,谈论当前中国文坛、特别是外国语言文学界的新情况和新动向,谈论当前的社会风气。谈论最多的是青年的出国热。我们俩都在外国待过多年,决不是什么土包子,但是我们都不赞成久出不归,甚至置国格与人格于不顾,厚颜无耻地赖在那个蔑视自己甚至污辱自己的国家里不走。我们当年在外国留学时,从来也没有久居不归的念头。国璋特别讲到,一个黄脸皮的中国人,那几个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除外,在民族歧视风气浓烈的美国,除了在唐人街鬼混或者同中国人来往外,美国社会是很难打进去的。有一些中国人可以毕生不说英文,依然能过日子。神话传说中说道人成道,鸡犬升天,那一些中国人把一块中国原封不动地搬过了汪洋浩瀚的太平洋,带着鸡犬,过同在中国完全一样的日子,笑骂由他笑骂,好饭我自吃之,这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最让我忆念难忘的是在我八十岁诞辰庆祝会上,我同国璋兄的会面。国璋兄带着一个大花篮来了。我们一见面,仿佛有什么暗中的力量在支配着我们,不禁同时伸出了双臂,拥抱在一起。大家都知道,这种方式在当时的中国还是比较陌生的。可我们为什么竟同时伸出了双臂呢?中国古人说:"诚于中,形于外。"在我们两人的心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早已埋下了超乎寻常的感情,一种"贵相知心"的感情。在当时那一种场合下,自然而然地爆发了出来,我们只能互相拥抱了。 我因此悟到: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往往有人相交数十年,甚至天天对坐办公,但是感情总是如油投水,决不会融洽。天天"今天天气,哈,哈,哈!"天天像英国人所说的那样像一对豪猪,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天天在演"三岔口",倒成不了真正的朋友。 观我同国璋兄的关系,情况却完全不同。我们并不在一个学校工作,见面的次数相对说来并不是太多。我们好像真是一见如故,一见倾心,没有费多少周折。我们也都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我们终于成了朋友,成了知己的朋友。难道真如佛家所说的那样人与人之间有缘分吗? 国璋的逝世对我的心灵是多么大的打击。我们俩都是唯物主义者,不信有什么来生,有什么天堂。在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们居然能够相逢,而且成了朋友,这难道不能算是最高的幸福吗?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我"与许国璋先生不是一个行当,对英语也不敢说是内行,英语界同行们对先生的英语造诣十分钦佩,这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 B."我"与许国璋先生各自的专业、治学的态度、为人的秉性和人生观价值观使二人从陌生走到相识,从学术切磋走到"心有灵犀",从工作同事走到相知朋友。 C."我"与许国璋先生来往多了以后,推心置腹,无话不谈。无论谈到中国文坛,还是社会风气,二人都体会相同,观点一致,例如对青年出国热现象,两人都不赞成久出不归。 D.不善言谈的"我"在自己八十岁诞辰庆祝会上看到许国璋先生带着一个大花篮来祝贺时,激动地伸出双臂,紧紧拥抱了许先生,表达了自己超乎寻常的感情。 E.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朴实的笔调回忆了"我"与许国璋先生相识、交往的几件事,体现了许国璋先生的品质以及二人之间感情由浅到深的过程。 2.从作者和许国璋先生的交往经历中,能看到许国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第三段写作者邀请许国璋先生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事,请简析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作者在文中感慨道:"交友之道,盖亦难矣。"而在生活中,作者却与许国璋先生成为人生知己。那么,你是否同意作者的感慨?请结合文章,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1.【解析】选CE。 A项"对英语也不敢说是内行"不正确,原文是"因此我对英语也不敢说是外行",另外,给作者留下毕生难忘印象的是许国璋先生的学术水平和为人品质。B项"人生观价值观"无中生有。D项"不善言谈"无中生有,原文无此信息。"伸出双臂"是二人同时的动作,"超乎寻常的感情"也是二人心中都具有的,自然而然爆发的,并非"我"单方面。 2.【解析】本题考查对传主形象的把握。许国璋先生在治学和待人方面有作者直接进行评价的句子,"他待人接物,一片纯真、朴实、诚恳、谦逊,但也并不故作谦逊状,说话实事求是,决不忸怩作态""我考虑再三,外国语言部分必须请国璋先生出马负责。中国研究外国语言的学者不是太多,而造诣精深,中西兼通又能随时吸收当代语言新理论的学者就更少",可直接提取关键词。除此之外,从作者叙述的二人交往的一些细节中也可概括传主的性格特征,如立即答应编纂重任,作者八十岁诞辰二人紧紧拥抱说明他对待朋友重情重义,诚心相待。对学术、社会风气及"出国热"的讨论则说明他关注现实,对生活有独立清醒的认识。 【答案】①学问方面,造诣精深,中西兼通,与时俱进;②待人接物方面,纯真、朴实、诚恳、谦逊,且实事求是,不造作,无骄矜之气;③对待朋友,重情重义,诚心相待;④生活中,关注现实,对生活有独立清醒的认识。 3.【解析】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一般情况下,回答段落作用题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考虑,而作为传记文本,就要和文本特征相结合。传记主要是刻画传主形象,进而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等。所以该段从内容上主要是塑造人物形象,凸显许国璋先生学术造诣精深。结构上主要考虑与上下文的联系,由上文的熟识到下文的知己,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同时为后文作者的议论和抒发人生感慨做了铺垫。 【答案】①塑造人物形象。从工作的意义重大、"我"的慎重考虑来凸显许国璋先生学术造诣精深。②结构上起过渡作用。从上文中"我"与许国璋先生因为工作的熟识过渡到之后在私交中成为知己。③为后文"交友之道,盖亦难矣"的议论和抒发人生最高幸福的感慨做铺垫。 4.【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探究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要能做到"内引外联",向内要扣住文本进行分析,向外则能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拓展。另外,要注意答题的规范。 答案(示例):同意。此处之"难"指的是交友需要机遇、巧合等。很多人整日相处却难以融洽,也有人见面不多却终成知己,所以交友之道似乎无章可循。另外,从作者和许国璋先生的交友过程我们能够看到,朋友需要有共同的追求,心灵的沟通,这在现代社会中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所以说"交友之道,盖亦难矣"。(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