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 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第一节"细胞增殖"中的一个实验。把本实验安排在"细胞分裂"内容之前,目的在于先让学生通过探究,知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明白了细胞分裂的必要性,再来学习细胞分裂,体现知识的系统性。本课时内容还与后续模块中微生物的代谢、细胞进化有着紧密联系。 2.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依据:这是本实验要探究的主题,通过探究得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 ②难点:利用模型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理解细胞越小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的原理。(依据: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进行模拟实验,要借助逻辑推理和想象、迁移才能得出合乎事实规律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等知识,也具有相应的化学知识,知道本实验中naoh与酚酞的显色原理。 2.能力基础 学生在本模块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进行过其他的探究活动,对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在操作技能上也有一定的基础。 3.心理基础 ①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动手操作,但不愿意深入思考;②有的学生习惯于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缺乏探究精神;③学生普遍习惯于对直观事物的观察和描述,现用模型来代替细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运用联想迁移进行思考,存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细胞大小与物质进出的关系;②理解细胞越小表面积越大、越有有利于物质交换;③概述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数据、表格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情景唤起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和经验出发,将感性直观的认识上升为理论知识。 2.问题探究法: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以问题引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法 联想迁移法:运用联想把模拟实验结果迁移至真实的细胞。 直观图表法:用数学的方法分析和处理数据,并以坐标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化繁为简,帮助理解、方便记忆。 例证归纳法:运用事例表征来学习,从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理解细胞增殖的必然性。 合作探究法:开展分组探实验活动,提高学习技能。 五、教学过程 操作程序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出探究主题 1.用ppt演示:①大象与老鼠的外型图片;②不同物种的细胞图片。 2.设疑:①请推测大象与老鼠体内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②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3.设问: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 1.观察 2.讨论后回答:不同动(植)物个体体积大小有差异,但构成它们的细胞的大小并无明显差异,且都很小,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既要靠细胞生长增大体积,主要还是靠细胞分裂增加数目。 1.图片的给出: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认识,为上升为理论知识作铺垫。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2.问题的提出:给学生设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让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探究实验 讲述:由于细胞很小,我们无法用真实的细胞进行实验,只能用模型替代。 阅读课本和实验册,明确操作过程和要求,预测实验结果 让学生明确细胞模型模拟的原理,以及探究的目的,探究的主题。清楚明白下来要做什么、如何做、观察什么、结论的引伸等,避免实验的盲目性,避免实验课变成形式和走过场:上课热热闹闹,下课无所知。 设问:琼脂块模拟的是什么?naoh溶液模拟的是什么? 讨论回答:琼脂块模拟的是细胞,naoh溶液模拟的是扩散进入细胞的物质。 出示表格1(见附录) 开始实验,测量并记录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并进行计算。 观察、测量、收集数据等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常用到的技能,需着重培养。 分析实验 分组讨论,老师从旁引导并加以鼓励。问题整理如下: 1. 表中数列有什么规律, 2. 得出什么结论? 3. 立方体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有什么关系? 4.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有什么关系? 5.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6.相对表面积还影响细胞的哪些关系? 7.还有其它他素影响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吗? 8.为什么大的生物体是由许多小的细胞发展起来的? 9.细胞是越小越好吗? 10.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为保证代谢需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先是进行思考,然后展开讨论,两组之间互不相让,进行针锋相对的问与答。并对对方的答案作出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五动并用:动脑思、动口议、动耳听、动手记、动眼看。 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沿着问题思路得出探究结论。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问题1、2的提出与回答突破了本节的难点,并达成本章的能力目标;问题3突出重点,问题4是对实验结果进行推论;问题2、3、4达成了本节的知识目标。问题5、6、7、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深化知识;问题8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问题9引出细胞分裂的必然性,为下课时的学习作知识铺垫。在学生的问与答,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一个学生"自得"的过程。 技能训练 1.出示立方体图(书114页基础题1),并用数学公式解释为何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 2.看图(书114页[技能训练]),解释原生动物的细胞中为什么出现两个核和伸缩泡? 3.为什么卵细胞的体积都比较大?如鸵鸟卵黄直径可达5 cm。 1. 计算三种图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列出数学公式:细胞的相对表面积=3/r。 2.讨论解释现象。 1.用数学知识解决生物上的知识。 2.把知识进行延伸,把模型迁移到细胞。 评价与总结 对各小组的实验操作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精讲:(1)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二是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大小与核的大小成正比。所以细胞都很小,不能无限长大。由于受细胞器所占体积的影响,细胞也不是越小越好。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还有赖于细胞的增殖。 倾听,动手做笔记。 明确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从而引出细胞增殖的必要性,为第二节的学习作知识铺垫。也是对知识的一个梳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六、课后反思 从探究活动的类型来看,本节课的实验是一个模拟探究实验,引用模型来解释原理,也体现了新课标对数学在生物上运用的重视。从探究的内容来看,本实验属于部分探究实验,探究活动的问题已经给出,探究的计划已经制定好,学生只需完成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推理即可。从探究的难易程度来看,本实验在探究活动的六个层次中属于第三个层次,难易程度适中。然而,要使该探究实验顺利开展,达成教学目标,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事前做出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并根据课堂情况调整教学。 1.准备简便易行的实验材料 本实验除了可以用naoh和含酚酞的琼脂来完成外,还可以以淀粉代替酚酞,以碘代替naoh,或者用浅色果冻代替琼脂,用红墨水代替naoh。 2.完善教材中的实验记录表格(见附表) 由于细胞都比较小,在表格设计上可以多加一栏,边长为0.01 cm的琼脂,只要求计算表面积、体积、以及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不作为实验对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细胞的相对表面积与细胞大小的关系。 3.合理分配时间。本节课,在数据处理上高估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学生在进行比值计算时,花的时间比较长。 附表 琼脂块的边长/cm 表面积/cm2 体积/cm3 比值(表面积/体积) naoh扩散的深度/cm 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3
2
1
0.01 结论 1.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2.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