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从国家的产生、国家的本质、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三个角度认识国家的概念,了解国家的历史类型,明确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懂得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从区别与联系两个方面把握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能力目标 引导和培养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认识和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提高学生比较、识别事物的能力。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国体的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和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增强学生关心国际事务、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意识;培养国家观念,拓宽国际视野;明确自己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重点与难点 国家的含义和性质 民主与专政 国体与政体 专制民主与民主政体 学情分析(略) 新课导入 视频或者mp3成龙的《国家》。 教师问题: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成龙的《国家》 教师问题:你知道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吗?你能例举几个有相同点的国家吗? 学生回答: 教师提示:截止XX年,世界上有196个国家被国际普遍承认。在这形形色色的国家中,我们能找到许多有相同点的国家。但你能找出两个形式完全相同的国家吗?(请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继续提示:在这形形色色的国家中,找出两个形式完全相同的国家恐怕很难。正如莱布尼茨老说的"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世界也没有两个形式完全相同的国家。如何解释这样这种现象呢?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国家的本质是什么?然后,我们才能说明:国家的性质是怎样划分的?不同性质的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形式?等等。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框:国家的本质 一.问题探究和思维点拨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思考问题ⅰ:参考上述材料,你能对国家的概念作出自己的解释吗? 思考问题ⅱ:你认为梁启超和卢梭对国家的看法能否说明国家的本质? 思考问题ⅲ:在你看来,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得出结论:国家的起源、本质属性及构成要素 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历史性) 本质属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阶级性) 构成要素:作为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问题探究(二) 材料一 材料二: 思考问题ⅰ:你了解《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著作吗? 思考问题ⅱ:你能总结马、恩是如何认识和解释国家的吗? 得出结论: 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思维点拨】关于国家的认识与解释,迄今最全面、最科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它透过形形色色的国家现象,揭示了国家的本质。 问题探究(三) 图片一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 椭圆一 椭圆一 椭圆三 椭圆四 思考问题ⅰ:你知道这四幅图片吗?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思考问题ⅱ:请将四幅图片与四个椭圆型进行正确连线。 思考问题ⅲ:根据这四幅图片与四个椭圆型的连线内容以及平时掌握的知识,你能谈谈国家的历史类型的吗? 得出结论: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划分的。在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甚至奴隶的人身,奴隶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在封建制国家,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其基础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制度的基础,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问题探究(四) 思考问题ⅰ:根据连线和探究三的结论,我们不难看出,不同社会的统治阶级是不同的。你思考问题ⅱ:从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类型的国家有许多不同,但也有共同的职能,你知道他们的共同职能是什么吗? 思考问题ⅲ: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然是民主制国家,为什么还有专政?你知道我国的专政工具有哪些吗?能例举一个对敌人专政的事例吗?(目的是引发学生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的探究与思考.) 提出问题ⅳ: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专政的职能,那么我国的国家专政和封建社会的专政是否相同?有什么区别?(目的是引发学生对民主与专制的关系的探究与思考.) 得出结论: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工具。 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专政与民主的关系。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民主与专政互相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凡是身形民主制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专政与专制的区别。 【思维点拨】 民主的多层含义 是一种国家制度(狭义)——与专政相对应 是一种统治方式——与法制相对应 是一种国家管理形式——与专制相对应 是国家机关的一种活动原则——与集中相对应 —— 问题探究(五) 材料一: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材料二: 材料三: 同学甲认为:资本主义民主经历数百年的发展,比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我们要认真借鉴和学习资本主义民主。 同学乙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优越,我们没有必要借鉴和学习资本主义民主。 思考问题ⅰ:根据民主的含义,你能谈谈古代的"民贵君轻"中的"民"与资本主义宪法中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与我国宪法中"人民民主专政"中的"民"有什么不同吗? 思考问题ⅱ:请从国家性质、民主性质、民主发展程度的角度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认识,并分析同学甲乙的观点。 (设计本探究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澄清:民本位思想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积极意义与民主政治有着本质区别。第一,从民本位的目的看,"重民"是为了"驭民",为了维护封建君主的政治统治;第二,民本位的政治体制是专制制度;第三,民本位强调的是统治者的治国态度,而民主是国家制度,二者是不同的概念。 目的之二是加深学生对民主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理解国家性质,民主性质,民主程度的关系,培养全面辨证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同时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作为国家制度,资本主义民主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民主政治制度,但资本主义民主只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其本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与剥削阶级的民主相比,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从本质上说,它是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新型民主,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当然,社会主义民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得出结论: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专政国家相比,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越于资本主义民主。 问题探究(六) (设计本探究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辨析一个观点,找出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和偏颇之处,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得出结论: 国体,既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既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所谓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 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四、知识构建简图 五、知识拓展 民主与专政 在民主制国家,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任何民主制国家,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及其对一定阶级的专政的结合,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既要坚持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用来对付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又要坚持在本阶级内部实行一定形式的民主,用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组织自己的力量,以便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有效的专政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这种区别和对立主要是指民主与专政都有自己具体的对象和具体的方法,二者是互相排斥的,不能混淆。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在统治阶级内部采用民主的方法,这样统治阶级内部才能真正团结一致,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有效的专政;专政只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即对被统治阶级采用专政的方法,包括剥夺政治权利,不许参与政治活动,强迫其服从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等。 国体与政体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讲授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国体与政体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它们的含义不同,国体规定了国家的内容,政体是国家的管理形式。 国体与政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有什么性质的国体,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政体;国家性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政权组织形式的变化。但是,政体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的不同,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用不同的政体。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完全一样的。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政体也可能发生变化。 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是对立的两种政体。专制政体的主要特征是"极权制"、"世袭制"、"终身制"。专制政体集国家权力于少数贵族乃至个人(即君主)身上,君主是世袭、终身的。民主政体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法律上承认全体公民自由、平等的统治方式。民主政体的政府依据宪法组成,依据宪法及各项法律的规定施政。公民选举政府官员为民服务,选举民意代表监督政府。各级政府依法行使行政权,向选民负责,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 六.资源开发 柏拉图 古希腊思想家,出身于雅典的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公元前386 年前后,他在雅典城外的阿加德米开办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学园。柏拉图在学园中从事讲学和著述达40年,直至去世。他的主要政治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等。 卢梭 法国政治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17、18 世纪社会契约论的主要代表,近代平等原则和人民主权理论的系统阐发者。卢梭的政治思想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平等思想、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等几个方面。 恩格斯论国家的起源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通过对希腊人、罗马人和德意志人的考察,具体阐明了国家起源的三种主要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雅典国家的产生。这是一种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因为它是直接和主要从氏族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 第二种形式是罗马国家的产生。在罗马氏族内部,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斗争日益白热化的同时,还交织着外来居民与罗马氏族贵族的斗争,这种斗争促进了罗马国家的产生。 第三种形式是德意志国家的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的形成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是形成德意志国家的根本动因。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德意志人是在征服罗马人后,在其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可以说,战争加速了德意志国家的形成。 民本位与民主政治 民本位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政治传统。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即使是最愚蠢、最专制的封建帝王,也不会公开地反对民本位,因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有利于封建统治。中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上孕育出一种重民的清官政治,其核心就是民本位,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就是强调为官要有民本位精神,并能够以民本位凝聚百姓。 民本位与人民民主不是一回事。封建统治者之所以接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是基于"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民本位在封建社会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积极意义仍然与民主政治有根本区别。 首先,从民本位的目的看,"重民"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的政治统治。民本位不过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封建政治的民本位目的,是要让民始终成为"载舟"之民,而不是"覆舟"之民。而民主政治的目的是实现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在民主政治中,民主不仅是手段,而且是目的。人民通过民主的手段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目的。 其次,民本位的政治体制是专制制度。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王朝无一例外都是专制统治,只是有的专制统治比较仁慈,有的专制统治比较残暴。而民主政治的政治体制是宪政。宪政是以人民主权为基础的、国家权力受到法律约束的政治体制。在人民民主之下,宪法并不是政府的法令,而是人民组成政府的法令。政府的行为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并受到人民的约束和控制。这些思想和做法是民本位的封建社会绝对没有的。 再次,民本位强调的是统治者的治国态度,民主则是国家的政治制度,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治国态度是一种主观的价值要求,在封建社会中,治国者是不是真的"重民",完全取决于本身的道德良知。在"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政治中,这种道德良知的约束力极为微弱,因而民本位常常是空洞的,甚至是虚假的。而民主政治作为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形态。宪政则是民主政治的高级形式。在民主宪政中,人民不仅有权行使国家权力,而且可以通过制度建设,使一切国家权力的行使都不得违背人民主权原则。因此,民主宪政中的人民主权是真实的。 后,民本位与官本位、民主政治与官本位有不同的联系。民本位表面上与官本位对立,但实质相同。从一定意义上说,民本位不过是官本位的一种表现。民本位只能通过官本位来表现。所以说,强调民本位,就是主张官本位。民本位是官本位的表现,官本位是民本位的实质。相反,民主政治是与官本位相对立的。民主政治的官只是人民的公仆,民主政治不需要也不能容忍官本位,所以,只要有民主政治,就没有官本位,民主政治意味着与官本位的决裂。 七、经典训练(略) 八、学生闪光记录评价表 知识 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同学姓名对他(她)的综合评价 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社会实践反馈自主完成作业情况 自评 老师 同学 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