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探索规律实事求是 第二节寻求真知的基础和过程 第二框寻求其知有一个过程(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理解寻求真知是一个多次反复、逐渐深入的复杂过程;领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作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探究等教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学会由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增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求是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查找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材料;制作ppt。 2.教师准备:布置学习任务;收集教学资料;进行学案设计和学习设计。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德国诗人雪莱的名句: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师:为什么追求真理更宝贵呢? 生:略 师:认识不能停滞,认识要发展、要深化、要拓展、要不断向前推移。因而,寻求真知有一个多次反复,逐渐深入的过程。 【课题】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 【讨论与感悟】 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二者的区别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改革开放30年,感受上海城市变化"这一话题,讨论:30年来,上海城市建设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生:略 师:展示图片: 图1东海大桥图2环球金融中心图3洋山深水港 交流上海城市变化的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师生共同归纳】 以图片形式具体形象、生动地感受到上海城市变化,这种具体、生动、形象的感受,哲学上就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含义见p57) 以思考、讨论等抽象思维方式,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认识到上海城市变化的实质,这种实质的认识,哲学上就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p58) 师:比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从认识的形式、内容、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多媒体出示图表】【比较与分析】 项目 角度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内容 事物的外部状态和特征 事务的本质、全体、内部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 生动、丰富、具体 间接性、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多媒体出示材料】*扬州八怪画竹的过程 晨起"看竹",产生"眼中之竹";后胸中涌起"画意",形成了"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形成了"手中之竹"。 师:"手中之竹"为什么要经历由"看竹"到"眼中之竹"再到"胸中之竹"的过程?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没有感性认识提供的感性材料,就不可能形成理性认识。所以,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多媒体出示材料】 *唐代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诗人提出疑义。 *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了白居易诗中描绘的情景,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白居易诗中大林寺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摄氏度左右。因此,庐山脚下"芳菲尽"时,大林寺则桃花盛开,一片春色。 师:人们对白居易诗中的情景为什么有疑义? 北宋科学家沈括和现代化科学为什么能解释"芳菲尽"与"始盛开"现象?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的初级阶段,没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性认识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到理性认识。 【多媒体出示材料】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被问起成功的"诀窍"时,他说:"我凭着热情和经验去管理企业,没有成功;后来,我读了上百本如何管理企业的书,按照书本上的道理去做,也没有成功;最后,我专心研究自身企业的特点,并总结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出自己企业的一套管理企业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成功。 师:该企业家当初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该企业家后来又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该企业家最后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该企业家当初不成功的原因是犯了经验论即经验主义的错误,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该企业家后来又不成功的原因是犯了唯理论即教条主义的错误,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该企业家最后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观察与联想】 3.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师:寻求真知,获得理性认识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的理性认识呢? 【多媒体出示材料】第谷、刻卜勒和行星三定律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了30年时间精细地观察行星的位置,做了详尽的纪录,还把古代流传下来的行星表上的错误一一纠正,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可惜,由于缺乏理论思维,他始终没有从这些材料中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却错误地认为行星围绕太阳转,太阳围绕地球转。 *第谷的助手刻卜勒对第谷的感性材料进行连贯的思索和认真地分析,提出了许多假设: 假设1:如果太阳围绕地球转,所得结果误差很大,与观察资料不等。 假设2:如果火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计算的结果仍不理想。 假设3:如果火星的运动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结果与观察资料相符。 *就这样,经过努力、失败、推理、计算、分析,终于从第谷积累的的感性材料中引出行星三大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师:第谷为行星三大定律的发现做了什么贡献? 刻卜勒为什么能在第谷的基础上,揭示行星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没有感性材料,不能凭空产生理论。要实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投身于实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十分丰富而又不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有单纯的感性材料,也不能自然而然形成理论。要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多媒体出示图表】 去粗取精——分主次 分析去伪存真——辨真伪 科学的思维方法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综合由此及彼——找联系 由表及里——抓本质 师:刻卜勒发现了行星三定律,牛顿在此基础上又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又给人类留下了相对论……这说明认识无止境,寻求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探究与思考】 4.寻求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多媒体显示材料】深刻理解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强调要加速发展,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XX年经济工作会议把"又快又好"发展调整为"又好又快"发展。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从"快"当头到"好"字当头,经历了实践深化,认识提高的历史过程。 过程1:改革开放后,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商品短缺到供求平衡,略有富余。 过程2: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和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开拓市场,成为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过程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 师:探究"加速发展"到"又快又好"再到"又好又快"的历史过程、思考经济政策不断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人们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并在实践中修正补充和发展。 寻求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需要经历多次反复;由于客观物质世界的无限性,认识需要不断扩展;由于物质结构的层次性,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寻求真知就是这样的过程。 【归纳与总结】 5.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 【多媒体出示图表】 理性认识 回上 到升 到 来源 实践感性认识 师:从知识图表的循环过程中,你知道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吗?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 发生是认识的来源 发展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受检验实践是检验审理的唯一标准 归宿是认识的目的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 总结和归纳已学过的知识内容,用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内容进行交流和展示,并不断完善和修正,使之趋于科学、合理。 围绕"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知识内容,课后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活动。 社会调查内容:大型商场和超市实施"限塑令"以来的具体执行情况,对经营者的影响、对消费者的影响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解决的方案建议等。 社会调查的成果形式:撰写一个调查报告。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框教学设计立足于高三哲学教材的相关内容及具体的呈现方式,立足于高三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认识和分析事物的内在本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本框教学设计分五大教学板块,层层推进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紧紧抓住"看门道"这一寻求真知的关键,步步推进、逐一展开、层层深入。从"讨论与感悟"板块,导出什么是"门道",即什么是理性认识及感性认识的区别;从"比较与分析"板块,导出为什么要看"门道",即为什么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要上升到理性?理性认识为什么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从"观察与联想"板块,导出怎样看"门道",即怎样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探究与思考"板块,导出怎样才能持续地看"门道",即寻求真知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从"归纳与总结"板块导出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本框教学设计以"创设情境强化阅读 提出问题 深入思考 分析归纳"为主线贯穿板块教学过程始终。遵循"具体抽象"的认知规律。实施从具体,个别的事物中,抽象归纳本质和规律的教学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学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本框教学设计收集了名言、诗句、自然科学史、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三十年等背景的情景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关注文化、关注科学,旨在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求是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 教师:在这则故事中,楚庄王在莅政的三年中窥看民间的情况是为了什么? 学生:尽可能多的收集掌握民情。 教师:没发布什么命令,也没什么政治改革,而是在窥看民间的情况,但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国情,体察民意,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然后据此确定方针政策,一朝听政,效果惊人。说明了要有形成正确的认识,首先必须要占有大量的感性认识材料。 在上一节课中讲到了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他们归根到底都是今人或前人实践的结果。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探究一下人们从实践到获取真知的具体过程。 【多媒体演示】 二、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 1.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开始 (1)定义 教师:在实践中,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身等同外界事物打交道,使事物的外部状态和特征等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由此形成的认识就是感性认识。下面请大家阅读书上64页的"相关链接",找出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学生:感觉、知觉、表象 教师:人们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学生:参加实践。 教师:在实践中进行观察,进行调查研究,忠实地记录各种数据、各种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自己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数据和资料才是可靠可用的,但个人的实践,毕竟有限,他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资料,也是可取的。(如有联系上文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知识的,予以特别表扬。)请大家总结,感性认识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以生动、丰富、具体地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 【多媒体演示】 二、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 1.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开始 (1)定义 (2)基本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3)特点:生动、丰富、具体,直接反映外部世界。 教师:要获得理性认识,是不是只要掌握足够多的感性认识就行了? 学生:不是/不够。 教师:人类认识事物的目的是为了最终能够把握其本质和规律,因此仅仅停留在对于事物的感性认识的阶段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借助抽象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我们还需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下面请大家来判断一下,以下三项,分别属于哪种认识? 学生回答 【多媒体演示】 二.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教师: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阅读书上58页的"哲学观察" 教师: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它的三种形式。它似乎离开了具体物体,好象是不可靠的,但其实它是更深刻、更全面也更可靠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我们来总结一下: 【多媒体演示】 二.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1)定义 (2)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3)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教师:在了解了理性认识后,我们知道,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更为深刻更为本质的把握,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着怎样的关系? 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材料后讨论一下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丹麦天文学者第谷,用了30年的功夫,精密地观察行星的位置。他观察才能非常出色,不幸却短于理论研究。从长期观察的资料中,他得到的是错误的结论。后来,第谷请了德国人开普勒做助手。开普勒与第谷相反,观察技术远不如第谷,但理论研究却很有才能。通过对第谷资料的分析,他大胆创新,提出了"火星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一个焦点"的假设,结果与观察资料符合。就这样,第谷的精确观察与开普勒的深刻研究相结合,引导到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这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范例。如果没有开普勒,第谷的辛勤积累也许会成为一堆废纸;反过来,没有第谷,也根本不会有开普勒的卓越成就。 学生讨论 教师:"第谷的精确观察与开普勒的深刻研究相结合,引导到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这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范例。"文中的这句话就为我们点出了两者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其实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提供的感性材料,就不可能形成理性认识——"没有第谷,也根本不会有开普勒的卓越成就"。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否则就达不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如果没有开普勒,第谷的辛勤积累也许会成为一堆废纸"。 【多媒体演示】 二.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教师:既然两者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那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什么条件呢?结合前面材料的最后一句话"如果没有开普勒,第谷的辛勤积累也许会成为一堆废纸;反过来,没有第谷,也根本不会有开普勒的卓越成就。"思考并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从"量"上来讲,需要占有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质"上来讲,只有占有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因为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现象是事物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是多变易逝的,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真象和假象并存,现象和错觉同在。所以要占有十分丰富又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占有十分丰富与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前提条件。 教师: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是自然而成的事。为什么第谷不能得出理性认识来呢? 学生回答。 教师:这启示我们占有了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认识,不一定能上升为正确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二个条件也是关键条件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要做到以下十六个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在已经具备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前提下,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无法用眼睛观察到的,只有在人的头脑里才能找到,这需要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制作,这也是开普勒和牛顿成功的奥秘。—— 【多媒体演示】 二.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2)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教师:我们从感性认识中得出的理性认识,是不是一定就是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对其进行检验? 学生回答 教师:还需要回到实践当中去,只有实践可以对其进行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 【多媒体演示】 二.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3)寻求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学生小组讨论】举一科学史上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实践、论证、再实践再论证,最终得到成功的事例。 (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在他所著的《心动论》中提出了划时代的血液循环理论,奠定了输血技术的科学基础。 1667年6月15日,法国医生戴利斯将一只小羊羔的血输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XX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真正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教师:输血作为重要的临床挽救伤病员的治疗方法,无疑是近代医学的巨大成就之一。人类为此付出了400年漫漫求索之路,是一段充满曲折、艰辛、磨难,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又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同时,我认为也是一段不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在实践中寻求真实的历史。这段历史,让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实践路线。 教师:人类的活动,本质上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认识的过程。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才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没有认识过程的进步和积累,人类的实践永远是一般动物的生存过程;没有实践的进步和积累,人类的认识只能是天上漂移的云。所以,正确对待实践与认识过程中的辨证关系,才是观看人类及自然无穷真理的前提。 曾有学者写了一首诗,形象地阐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行路要识道, 道通在于行。 行后要知理, 理通便于行。" 【多媒体演示】 二.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 4.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教师:实践不仅对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而且对人的认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在第一框里就讲过,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实践。在这堂课上,我们又知道了,从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加以修正、补充和发展,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首先,人的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其次,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只有实践的结果才能检验主观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后,认识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它能够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服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认识的发生、发展、受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一次伟大的实践探索过程。因为我们没有先例可循,所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的事例。 2.对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思维,参与师生互动给予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以及课堂交流发言进行客观评价,评定等第,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记录。 五.教学设计说明 "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这一框内容是本课中较为重要的部分。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社会实践又少,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容易感到不易教好,产生枯燥、乏味的现象。 为突破这一点,首先,我采取了先事实后原理的办法,从具体到抽象。整堂课我用了三个例子,每个例子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导入的那个成语故事突出了感性认识这一方面;而中段的探索行星运行的三位科学家的例子侧重阐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最后一个血液循环探索史的例子着重于讲述认识后又要回到实践中去的道理。 其次,本框内容的知识点较多,所以,在运用例子后,还要注意将例子同知识点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学生容易云里雾里,将知识的层次搞乱;而书上有一些阐述清晰的内容,如"相关链界"等,我也充分利用,以防发生放弃课本,画蛇添足的情况。 最后,注意全面性,不仅要讲自然科学领域的实践与认识,也要讲社会科学领域的实践与认识。否则容易把哲学的理论和科学史搞混,让学生的视野变小。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所以我在课后留了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相关的资料,也以次鼓励他们关心国家大事。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本课理论性强,所以我更多的将他们的参与放在课中而不是课前,让他们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设计了几个讨论环节,针对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积累的情况,设计的讨论题,如举出科学史上经过反复实践和论证得以最终获得成功的例子,相信他们应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