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从西周到明代统治者用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军事设施,其围绕北纬40度线,或南或北,最北为46度,最南为34度,这也是农业文明和草原游牧的一条分界线。 游牧文化居无定所,逐草而居,逐水而居。所有财产就是游牧的牛羊马匹,还有供人居住的帐篷。农业文明安家立业,聚为村落,盖房起舍,围绕耕地繁衍生息。这两个文明,相对来讲,农业文明比较富有,利于财富积累,生活稳定。游牧文明受自然条件影响,患得患失,相对贫穷。这种财富的落差,势必引发掠夺,这是中国北方一直存在战争的根源,也是两个文明的最大冲突。 人类的趋利天性,注定逃脱不了对财富的占有心理。从部落的出现,人类就开始了相互间的掠夺和战争。从过去走到今天,还有一直走向未来。 为了防御游牧民族对财产的掠夺,从西周开始,统治者在中国的北方一直用关、隘、堡、墙,构筑防御工事,这就是长城。3000年的历史中,除了唐、元、清三个朝代之外,几乎每个朝代都在修筑长城。我们知道的西周长城、战国长城、秦长城、汉长城、金长城、明长城,总长度达到五万公里。唐之所以不修长城,一是因为他们足够强大,二是他们比较开放。唐代都城长安,当时就有一百多万人口,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来自东瀛、西域的各国人口,漫步在长安街头,是当时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清和元不修长城,是因为他们属于游牧民族政权,他们取得了中国的统治权,大墙内外都是他的统治,游牧和农耕都在他的治下。 但这道被称作世界第七大奇迹的万里长城(我认为应该列为第一大奇迹),始终没有保全了统治权,依然在不断地改朝换代。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所以说一个朝代的兴亡,靠一堵大墙是不起作用的,还得经营人心。 其实,我想说的是在中国,还存在一种树林长城,这是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游牧民族金戈铁马,快如闪电,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强大的战争利器。在山区、在河流、在关隘,用大墙防御骑兵,效果还是比较有效的。而在平川、沙漠、戈壁,骑兵的冲击力更是强大。为了抵御骑兵的快速奔袭,古人以为树林可以阻挡骑兵的奔跑。于是乎,他们在这些容易被突破的平川、沙漠、戈壁,广植树木,聚为树林,用树木阻挡骑兵。因为榆树和柳树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所以被用做"树木长城"的特选树种广为植种。凡在北纬40度左右这条纬线上带有榆、柳的地名,大多和这段历史有关。计有青海的榆谷、甘肃的榆中、陕北的榆林,都是树木防御长城遗留下来的地名。不知道山西榆次,吉林榆树是不是,未曾考证。还有柳园、柳林等地名,有的也和"树木长城"有关,具体情况如何,我也未做调查,不敢妄下结论。现如今,长城坍塌了,榆柳死去了,只留下一个地名,让人们遐想。 最有趣的是当今政府,也紧贴长城,搞了个三北防护林,目地是防风沙。这让我突然去想,古代的长城是不是也有防风沙的功能?这就不得而知了。来自北方寒冷的空气,每每在冬天横冲直撞,频频南下。来自北方蔽日的风沙,同样在冬春之际,横扫中原。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不知道是不是也喜欢冬天南下,越过长城,越过树林,南下抢夺财富? 无论长城,也无谓树木长城,还是三北防护林,都是一个"堵"字,但啥都没堵住,该来的还是来了。借鉴大禹治水"疏"的办法行不行?比如在北方广植榆柳,改善植被,是不是就可以减少风沙?文化融合了,经济发展了,人心疏顺了,是不是长城就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