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并不保障你“得到”你心目中的“得不到”,也不保障你“得到”后不会“失去”,但大致教会我们在得失之间平衡自己的心态,冷静对待未来和命运。
我总算看到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一篇名为瘦竹的人写的题为《读刀锋》的文章。如果说我喜欢这篇文章是因为它的文字如何如何的美丽那都是胡说。喜欢首先得有共鸣。实在没有共鸣的情况下,才去端详文字是否有可取之处。就像谈恋爱,明知道这个姑娘并非我的那杯茶,可是,至少她相貌还过得去,于是也就勉强地表示爱慕了。这种虚荣越来越充斥我们的心灵,以至于忘记了最初为什么要读书的目的。
瘦竹年近不惑才读《刀锋》。我却是于十五六岁,混沌未开的时候,就把拉里当偶像了。那样一点爱好,是惟一我能将自己与别的孩子区分开来,证明自己尚有少许与众不同的例证。拉里给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一直到现在,我都有一种“闲荡”情节,认为人生不必有意义。认为对世间万物的执著,在将死之际回头看去,都是一些傻帽的表现。
正如瘦竹所说,拉里是个特例。没有家累,没有束缚,甚至没有太多的欲望。所以有成佛的希望。据我记忆中的细节来看,他还算不上苦行僧,充其量是一个还算本分的无业游民。对于他为什么会生出游荡之心,以及他为什么会成为一名汽车修理工,我早已忘了个一干二净。少年的我,大概并不关心因果,反而倾心于过程。认为拉里的闲荡,是一种“非人”(非寻常人所能得到)的幸福。
前两天看一本杂志,说一只蜘蛛在庙里呆了3000年,始终认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为了点化它,将它变成世间的一名富家小姐,唤作蛛儿。将它暗恋了1000年的甘露,变作状元郎甘鹿。蛛儿喜极,以为佛祖从此为她成全一段姻缘。结果却是甘鹿与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却被许配给了太子芝草。蛛儿痛不欲生,命在旦夕。这时候佛主来了,对蛛儿说了一段话,大意是甘露被一阵风吹之而来,又被一阵风携之而去,所以它是属于长风的。而芝草,在寺前仰望了你3000年,爱慕了你3000年,你却连一眼都没有看过它。于是蜘蛛大彻大悟,明白了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原以为与佛有关的故事,必定是有大智慧的。这篇却有几个地方令我感到疑惑。一是蜘蛛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甘露,不知它从何体会到“已失去”这种复杂的情感。二是蜘蛛既然明知最珍贵的莫过于“得不到”和“已失去”,就应做好了永生“得不到”所爱之人的心理准备,却又痴心妄想与所爱之人结为夫妻,说明它未必不明白“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道理。既然如此,又何须佛主煞费苦心去点化它。三是当蜘蛛虽回心转意与芝草结合,但未必心里从此没有那个从来没有得到过的甘鹿公子的影子。而芝草虽然仰幕它3000年,却未必会在现实婚姻中抱元守一。所以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并不一定将来不会变成“已失去”。
这么多年在希望和失望中转回,不用佛主点化,已经深深地明白,“得不到”有“得不到”的好。世间最珍贵的虽未必是“得不到”,但世间最残忍的倒莫过于将“得不到”变作“得到”。人有时候活着且不丧气,多少靠一点精神力量的支持。而“得不到”的事情一旦变作“得到”,便意味着又一个梦幻的破灭。所以始终“得不到”,不必大悲。而侥幸“得到”,也不必狂喜。因那“得到”,有可能很快会变作“已失去”。
佛祖并不保障你“得到”你心目中的“得不到”,也不保障你“得到”后不会“失去”,但大致教会我们在得失之间平衡自己的心态,冷静对待未来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