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问题出在哪里?约几次会后突然没下文

当现实与理想有所差距,失落就会油然而生。正视并接纳这种差距的存在,就能减少失落带来的难受。

一触即破的泡泡

我有位结识多年的好友,他是一个幽默风趣、温柔体贴,且相当聪明的男性,不仅交游广阔,也很懂得享受生活。让大家不解的是,年过四十的他身边却总是少一个伴。

某次和他泡茶聊天时提到这件事,他自己也很困惑,每次刚认识一个女生他都觉得对方很好,也期待关系能有机会进一步升华。但只要认识了一段时间,他就会开始觉得对方的缺点愈来愈多,彼此的行为模式差异渐渐扩大,价值观也像是两条碰不着边的平行线。接着,就不由自主地想跟对方保持距离。

“我也不是故意的,但常常认识一段时间后,我就会莫名其妙地一直注意对方的缺点,然后就不想继续跟她有接触。不过,我觉得自己应该有满大的问题,这样下去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深深叹了一口气。

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个人中心学派的创始者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认为,当一个人的“现实我”与“理想我”出现落差时,内在就会因为失衡而感到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其实就是“失落”。简单而言,失落的产生是因为事实不如自己的想像,或者不及自己的期待而感到难受。

所谓“现实我”,是指一个人当下最真实的样貌,包括与生俱来的各种特质、能力、限制与喜好等。

“理想我”则是个人期待自己能够成为的样子,这个期待可能出于个人的渴望,也可能来自周遭环境、家庭教育、文化氛围所认同的主流价值,例如男生要读理工科系,女生适合当护士或幼教老师,长子必须勇敢而坚强,长女要扮演类似母亲照顾家庭的角色,月薪五万元以上才是有价值的工作,对父母的所有要求与安排绝对服从才是孝顺等。

“理想我”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样子无关,它重视的是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价值。

你是否活在他人的期待中?

一个人若活在“唯有达到某些标准才叫有价值”的世界里,会过得相当辛苦。即使现在侥幸通过了某个标准,生活中也还有千千万万种标准等着你去跨越;若哪天无法通过标准,就可能掉入痛苦的泥淖里。

人往往因为“现实我”不及“理想我”而感到无力,觉得愧对他人,最后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

考生因为成绩不如期待而挫折;病人因为身体状况不如自己所预期而无力;婚姻不若想像中的美好;收入无法令自己满意;工作多年却未能如期待的被升迁…这种因为无法达到某种标准而发生于个人内在的失落,在每年的农历过年、家族团圆前后往往会到达最高峰。

你常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

对许多家族而言,过年就是各种比较的残酷舞台,每被“关心”一次学历、收入、婚姻、房子、车子,都是一种失落被放大强调的难堪。很多人想到接连几天都要面对这种残酷的对待,甚至会出现失眠、缺乏食欲、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我将这样的现象称为“春节返乡恐惧症”)。

其实,当想像与现实有所落差时,失落的产生本来就是正常的现象。重点是,我们可以如何与这个失落相处,才不会因为失落而这么不舒服?或者,如何减少失落的频率与强度?

对多数人而言,设定目标后努力达成似乎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彷佛设定愈多目标,代表自己愈积极;达成的目标愈多,意味着自己愈有成就。但你是否思考过,这些自己努力去达成的目标,是自己想要的,还是来自父母、伴侣的想要?是社会的期待,还是谁的期待?

如果你的付出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那牺牲宝贵的时间、拚了命地去追寻,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无法觉察“现实我”的样貌,不清楚“理想我”究竟从何建构而来,那么,在这些财富与成就的背后,可能暗藏许多空虚;也可能在生命中经常因缺乏意义感而感到失落

活在这世界上,必然得与这世界的游戏规则有所妥协。在社会主流价值与期待之下符合某些标准,的确可以拥有更多生存的资源、更好的生活品质,或者得到更多的价值与成就感。

但在这套规则之外,你是否也能辨识自己的本质是什么?

不管我们现在过的生活、做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若能了解自己的能力与特质、建立自己的兴趣,并渐渐了解自己生命的意义,就不会这么容易被他人的期待和比较影响,因为我们已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为什么他/她跟我想的不一样?

失落不只是发生在个人的内在世界,它也经常在关系中对彼此互动造成莫大的影响。

有句高居分手三大原因、历久弥新的名言:“因为相爱在一起,因为了解而分开。”很多人深信,关系之所以会变质,是因为彼此的态度或价值观不同、生活方式迥异。

这些差异会带来许多摩擦与冲突,每天互看对方不顺眼,到最后当然会分手——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我认为这样的说法还不够细致。

差异的确会造成彼此的冲突,但是真正让关系开始变化的症结点,其实还是失落的感受。

关系中的失落,经常是因为认知到“彼此之间有所差异”,知道对方真正的样貌并非全然如我们一开始的想像(原来对方也有自私的一面,有害怕的东西,会贪小便宜或无缘无故生气等),这些发现都会让我们感觉对方不如我们原先所期待。

有位艺人在电视节目中分享自己的婚姻生活时,打趣地形容关系的演变是“远看像朵花,近看我的妈!”意思是起初的陌生让人产生许多美好的遐想,拉近了距离后,却逐渐发现这个美好不过是一幅虚幻的假象。

在关系的初期,我们经常会把自己的想像套用在对方身上,将对方理想化,认为对方就是我们心中所期待的那般充满优点、完美无瑕。而这种犹如柔焦唯美的样貌,当然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想像所编织出来的,而且可能相当主观且偏离现实。

我那位好友的叹气,叹的不仅是自己不若自己的期待,也叹对方不如自己所想。之所以有这股失落,正是因为我们经常活在想像的世界中,而不是现实的当下。想像的世界就泡泡一样,虽然梦幻但也极端脆弱,一旦破裂了,我们就会从幻想中重重摔落。

容许异己,接纳差异

很少有人声称自己完全了解生命的意义,因为那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任务。但是,只要能理解每个人都是特别的,都有属于自己的个别性,就能减少在关系中把自己的想像套在对方身上,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规范对方,或要求对方满足我们的期待与需求。

我们与他人当朋友或谈恋爱,真正的对象是对方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幻想。如果在你眼中,与你不同的都是差异,那么在他人眼中,你也只是其中一个差异。

人们对于差异总是先感到害怕,且为了保护自己,可能透过攻击、消灭或逃离差异来让自己感到安全。然而,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不同,所以差异的存在也是必然的。人们会因为不同的特质而激荡出不同的火花;会找到与自己契合的人,也会有看不顺眼的死对头;会遭遇无法理解的人,也可能遇到无话不谈的心灵伴侣。

每一个差异都是生命中美好的遇见,都有特别的意义。若能如是欣赏生命,就不至于经常在生活中对自己或者对关系感到失落。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差异,你会发现,世界因为这些差异而变得更多样、更美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会后  会后词条  下文  下文词条  突然  突然词条  哪里  哪里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文化

 经验之谈享受鸳鸯浴妙不可言

从古至今,性都是人类生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活动。如何提升性活动的质量是每个人都应掌握的技巧。男女共浴,较文雅的说法为“鸳鸯浴”。晚唐诗人韦庄《菩萨蛮》云:“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