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23年 正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正月)
思明州民起事,湖南行省督兵捕之,旋败散。
罢金银冶 罢上都、云州、兴和、宣德等十州府金银冶,听民采炼,以十分之三输官。
教习炮法 遣回回炮手万户赴汝宁(今河南汝南)、新蔡,遵世祖旧制,教习炮法。
静江(今广西桂林)、邕州(今广西南宁南)、柳州诸地僚人攻扰。命湖广行省督兵捕讨。
泉州民留应总起事,命江浙行省遣兵捕讨。
公元1323年 二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二月)
定军官袭职 定军官袭职,嫡长子孙幼者,令诸兄弟侄摄之,所受制敕书权袭,以息争讼。
翰林国史院进《仁宗实录》。
修通惠河闸十九所。
颁《大元通制》初,中书右丞相拜住以法制不一,有司无所守,请详定旧典以为通制。于是,命枢密副使完颜纳坦、集贤学士侍御史曹伯启纂集累朝格例而损益之。书成,凡二千五百三十九条、内断例七百一十七、条格千一百五十一,诏赦九十四、令类五百七十七,名曰《大元通制》,颁行天下。
敕写金字藏经二部,命拜住等总其事。
公元1323年 三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三月)
西番参卜郎诸族攻掠,命镇西武靖王搠思班等发兵征讨。六月,复遣宣政使丑驴往督师。
敕:“医、卜、匠官,居丧不得去职,七十不听致仕,子孙无荫叙、能绍其业者,量材录用。”
公元1323年 四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四月)
敕天下诸司命僧诵经十万部。
浚金水河。
诏行助役法 遣使考视税籍高下,出田若干亩,使应役之人更掌之,收其岁入以助役费,官不得与。
作水陆佛事 命京师万安、庆寿、圣安、普庆四寺,扬子江金山寺、五台山万圣祐国寺,作水陆佛事七昼夜。
公元1323年 五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五月)
追夺铁木迭儿官爵 以铁木迭儿奸险贪污,毁所立碑,追夺其官爵,籍没其家。六月,并毁铁木迭儿父祖碑,追收元授制书,告谕中外。
公元1323年 六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六月)
诸王怯伯数扰边,至是遣使来降。
公元1323年 七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七月)
太庙成,前殿十有五间,东西二门为夹室,坐北南向。
诏谕广西左右两江土酋黄胜许、岑世兴。
减海道发运粮二十万石,併免江淮增科粮。
公元1323年 八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八月)
南坡之变 初,铁木迭儿既夺爵籍产,御史大夫铁失等以奸党不安,遂图谋立晋王也孙铁木儿为帝。是月初四日,英宗自上都南还,驻跸南坡。是夕,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及铁木迭儿之子前治书侍御史锁南、铁失弟宣徽使锁南,以及完者、脱火赤、阿散、章台、秃满、按梯不花、孛罗等谋逆。以铁失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铁失与赤斤铁木儿杀右丞相拜住。随后,铁失直入禁幄,手弑帝于卧所。帝死,年二十一,从葬诸帝陵。迨泰定帝元年二月,尊谥曰睿圣、文孝皇帝。庙号英宗。四月,上国语庙号曰格坚。
公元1323年 九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九月)
也孙铁木儿称帝 诸王按梯不花及也先铁木儿奉皇帝玺绶,迎晋王也孙铁木儿于北边。晋王系显宗之长子,裕宗之嫡孙,遂即帝位于龙居河(今黑龙江上源额尔古纳河),大赦天下,是为泰定帝。
以也先铁木儿为中书右丞相、倒剌沙为平章政事、铁失知枢密院事。
公元1323年 十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十月)
诛也先铁木儿、铁失等 帝遣使至大都,以即位告天地、宗庙、社稷。诛也先铁木儿、完者等于行在所。并以旭迈杰为中书右丞相,秃鲁、纽泽并为御史大夫,速速为御史中丞。遣旭迈杰、纽泽诛铁失、失秃儿等于大都,并戮其子孙,籍没家产。
八番,顺元及静江,大理等路瑶兵攻扰,命湖广、云南二省招谕之。
公元1323年 十一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十一月)
广州路新会县民氾长弟攻扰,广东副元帅乌马儿率兵捉捕,旋败死。
云南开南州民大阿哀、阿三木、台龙买六千余人攻打哀卜白盐井。诏“凡有罪自首者,原其罪。”
公元1323年 十二月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十二月)
浚镇江路漕河及练湖 镇江运河,全借练湖之水为上源,近以淤浅,舟楫不通。来往商旅,甚为不便,因是疏浚,自镇江路至吕城坝长一百三十一里,计役夫一万五百十三人。又用三千余人浚练湖,从明春兴工,约计半载可竣。
请皇考、皇妣谥于南郊,皇考晋王曰:光圣仁孝皇帝,庙号显宗,皇妣晋王妃曰:宣懿淑圣皇后。
下诏改元,以明年为泰定元年。
诏免差税 免大都、兴和差税三年,八番(今贵州贵阳一带)、思州(今贵州凤冈)、播州(今贵州遵义)、两广峒寨差税一年,江淮创科包银三年,四川、云南、甘肃秋粮三分,河南、陕西、辽阳丝钞三分。除虚增田税、免斡脱逋钱。
云南花脚蛮民攻扰,命招谕之。
公元1323年 是岁
(癸亥 元英宗至治三年 是岁)
土番扰巩昌府
熊朋来卒 熊朋来(1246-1323),字与可,号天墉子,江西南昌人。文学家、音乐家。精于文学,又通音律,尤擅鼓瑟,著有《五经说》、《瑟谱》等。
史学家马端临卒 马端临(约1254-1323,一作1228-1322),字贵与,江西乐平人,宋相马廷鸾之子,博极群书,咸淳中解试(或称漕试)第一,以荫补承事郎。宋亡后,隐居不仕,任慈湖、柯山两书院山长。所撰《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记述历代典章制度,以赅博称。又有《大学集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