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155首读记之(116)
原文:
春日春盘细,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
巫峡寒江那,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笔记: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立春日。时杜甫56岁,客居夔州西阁。
立春: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立春的时间为2月4日前后。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首联:“春日春盘细,忽忆两京梅发时。”
春盘细生菜:最早的立春节令食品是魏晋的五辛盘(盘中放五种刺激性蔬菜)。东晋始有春盘(盘中放萝卜等时令新鲜蔬菜。或许会切成丝。所谓“细生菜”。)到隋唐,春盘中除新鲜蔬菜外有了薄的蒸面饼。(至于春盘中放熟菜甚至肉类以及油炸成春卷,那是宋以后的事情,杜甫没有享受过)。
梅发:立春梅发。《杂诗》(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途中有怀》(唐-温庭筠):“腊后寒梅发,谁人在故山。”
大意:在初春的日子看到春盘中那细细的新鲜蔬菜,忽然想到了长安洛阳立春的时候。
颔联:“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
高门:高门大户。借指富贵之家。《庄子-达生》:“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咏史诗》(魏晋-左思):“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宴陶家亭子》(唐-李白):“幽人宅,高门大士家。”《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唐-李商隐):“日落高门喧燕雀,风飘大树撼熊罴。”
纤手:指女子柔细的手。《淋池歌》(汉-刘弗陵):“秋素景兮泛洪波,挥纤手兮折芰荷。凉风凄凄扬棹歌。”《拟西北有高楼》(晋-陆机):“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
青丝:应指春盘中的“细生菜”。
大意:富贵人家走出送春盘的女子,手上的春盘如白玉洁白,盘中的生菜细细青青。(杜甫想起的很早以前的立春。或许是在洛阳他的青年时期的家里,也或许是在长安看到的别人家里。)
颈联:“巫峡寒江那,杜陵远客不胜悲。”
对眼:入眼。进入视野或看得上。《云居寺高顶诗》(南北朝-王褒):“邑居随望近,风烟对眼生。”《庭草》(唐-杜甫):“楚草经寒碧,庭春入眼明。”《纵笔》(宋-陆游):“关心惟酒盏,入眼独渔舟。”
杜陵:在长安东南,汉宣帝在此建陵,称杜陵。杜甫的远祖杜预是杜陵人,杜甫本人又曾经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因而经常自称为少陵野老、杜陵客等。
不胜:受不住,不尽。《览镜》(唐-刘希夷):“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题卢五旧居》(唐-李颀):“物在人亡无见期,闲庭系马不胜悲。”
大意:与两京那些富贵人家的立春比,夔州这地方怎么能入眼?想起这些真是不胜悲伤。
尾联:“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定处:固定的居处。《大雅-桑柔》(先秦-诗经):“自西徂东,靡所定处。”《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唐-白居易):“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送苏子美》(宋-梅尧臣):“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
一题诗:题一首诗。《可惜》(唐-杜甫):“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大意;我这一生也还不知道归于何处,教孩子拿纸来我要写诗销愁。
这首诗首联触景生情。看到立春的“春盘细生菜”,忽然想起了当年两京的立春。颔联说两京那些高门大户的春盘的高贵和优雅。颈联说夔州的怎么能与两京的相比,想到此我真是悲哀。(杜甫这样说,好像他在长安日子过得很好似的。)尾联说此身到现在尚未归定处,唯有题诗倾诉!对这首诗有几点感觉:一是俗语入诗,感觉特好。“那对眼”现在还在作为口语使用。二是按律有两处“失粘”,有的是调整语序就可以避免的“失粘”,可理解诗意与格律在杜甫心目中的地位。三是敬佩诗人的敏感。此诗仅仅是看到春盘而发。
古人立春诗特别多。最早以立春入诗题的似是南朝的陈后主。诗中有“石苔侵绿藓,岸草发青袍。”“遥看柳色嫩,回望鸟飞高。”“野雪明岩曲,山花照迥林。”“沙长见水落,歌遥觉浦深”的句子。
我最喜欢的立春诗词还有以下两首:
《木兰花-立春日作》(宋-陆游):“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这首词是陆游47岁任夔州通判时写的。说自己身似瀼水渡口的浮云,愁如瞿塘峡关的春草。幡:指幡胜或彩胜。判:拚。)
《立春》(宋-文天祥):“无限斜阳故国愁,朔风吹马上幽州。三生劫,岁晚江空万里囚。烈士丧元端不惜,达人知命复何忧。只应四十三年死,两度无端见土牛。”(文天祥1278年农历12月被俘。此诗写于1279年农历12月26日立春日。文天祥生于1236年6月,至1279年应为43岁。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丧元:掉头。达人:豁达之人。土牛:立春时造土牛以劝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