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155首学习笔记之(070)
---杜甫七律《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读记
原文: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
锦官城西生事微,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
共说,不妨游子芰荷衣。
笔记: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2月,时杜甫53岁,在从阆中至成都途中。
首联:“锦官城西生事微,在还思归”。
生事:这里指家当。《和王护军秋夕诗》(南北朝-鲍照):“生事各多少,谁共知易难。”《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唐-李白):“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观稼》(唐-白居易):“停杯问生事,夫种妻儿获。”
几:坐时用以靠身的家具。《说文》:“几,坐所以凭也。”乌皮几:乌色羔皮裹饰的小几。《慕容承携素馔见过》(唐-王维):“纱帽乌皮几,闲居懒赋诗。”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唐-杜甫):“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唐-贯休):“红锦帐中歌白雪,乌皮几畔抚青英。”
大意:我在锦官城西的草堂的家当不值一提,最喜爱的乌皮几一直带在身边,可我还是想回草堂。(好像不全是实话。至少前一段想的就不是草堂,而是“荆南”。当然,听说严武来了,情况变化了。)
颔联:“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乱兵:指徐知道之叛。宝应元年(762)七月中旬发生徐知道兵变。《通鉴》:“秋七月癸巳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反。”杜甫因之避往梓州。
邻人非:指邻居物是人非。《王子乔》(唐-宋之问):“遗庙今在而人非。”《商山路有感》(唐-白居易):“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过萧尚书故居见李花感而成咏》(唐-刘长卿):“往年啼鸟至,今日主人非。”
大意:过去离开草堂是忧虑叛军入城,现在回来又担心邻人有意外。
颈联:“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
侧身:置身。侧身天地:即置身于天地之间。指人生在世。《蜀道难》(唐-李白):“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嗟。”《巫山高》(唐-戴叔伦):“故乡回首思绵绵,侧身天地心茫然。”
怀古: 怀念古时。《东京赋》(汉-张衡):“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 《岘山怀古》(唐-陈子昂):“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息机:息灭机心。即熄灭巧诈之心、功利之心。《楞严经》:“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唐-李白):"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山中言事寄赠苏判官》(唐-方干):“寸心似火频求荐,两鬓如霜始息机。”《毁家诗纪》(郁达夫):“千里行程暂息机,江山依旧境全非。”
大意:置身天地之间更怀念古代的太平日子,反思宦海及战乱,便甘愿息灭功利之心。(杜甫此时当然并没有“甘息机”。)
尾联:“共说,不妨游子芰荷衣。”
总戎:唐人称节度使为总戎。《赠张相镐》(唐-李白):“虎将如雷霆,总戎向东巡。”《塞上》(唐-高适):“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奉寄高常侍》(唐-杜甫):“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不啻(chì)过。”
云鸟阵:兵阵名。《六韜》:“凡用兵之大要,当敌临战,必置冲陈,便兵所处,然后以车骑分为鸟云之陈。此用兵之奇也。所谓鸟云者,鸟散而云合,变化无穷者也。”
芰荷:指菱叶与荷叶。《离骚》:“制芰(jì)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宿荆州江陵驿》(唐-罗隐):“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红楼梦-紫菱洲歌》(曹雪芹):“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大意:大家都说严武打仗的阵法很了得,客居他乡的我不妨穿芰荷衣做个隐士。
本诗首联说想重回草堂不是因为草堂有什么家当。颔联说离开草堂是因为兵乱。颈联说好怀念以前的太平日子,想象这宦海生涯及战乱岁月宁愿“息机”。尾联说愿在您(严武)庇护下过隐居生活。
整个组诗思想情绪有较大变化。“其一”、“其二”中还是欣喜若狂,非常急迫见面。还在说“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其三”开始冷静。“其四”甚至提到了生活困难,年事已高。直到本首竟然又回归“息机”、“芰荷衣”。我理解在杜甫的心中,对严武有很高的期望。前年送严武回朝,送了又送、依依不舍,也是期望严武在新的政治环境中有更高的位置(以使自己也水涨船高)。现在严武回来了,杜甫一定想有机会一展抱负。但杜甫明白,他自己的想法不一定与严武的想法一致。如果在严武手下做一个普通的幕僚,也不一定是杜甫所愿。也许在严武的关照下过隐居生活更现实。
本组诗以“剖符”起,以“总戎”结,寄望与严武。而自己心里其实有两手准备:一是在严武支持下干一番事业,把 “恶竹砍万竿”,使“新松高千尺”,使”闾阎还揖让“,这当然最好。二是退而求其次,在严武庇护下过自己的小日子。
本组诗中“其五”属半律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