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叶德平:传教士入华的第一站,隐世小岛盐田梓成了香港首个教友村

自十六世纪开始,天主教信仰随着利玛窦等传教士到达中国。明朝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罗马教廷于时为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门设立教区,管辖中国大陆、日本和邻近岛屿的教会事务。直至1841年,罗马教廷在英国占领香港(岛)后,迅即设立“香港天主教教会”,负责教会在华的传教事务。

香港成为了传教士入华的第一站

当时,新界还是属于大清帝国治下的地方;对于远渡而来的传教士而言,到新界传教是向“真正的中国人”传教。因此,他们努力学习客家话,又把自己装扮成中国人一样,为的就是与“新界人”沟通。

其时,居于新界的,有本地人,也有客家人。所谓本地人,就是指在康熙迁界令以前,早早定居于香港的人。虽然他们也是香港的客家,但毕竟比康熙复界令以后才抵港的客家人早;因此,他们多称呼较迟到埗的族群为客家人。相对上水、元朗一带的本地人,处于弱势的客家人比较容易接受天主教会信仰。一方面,他们初来乍到,族群较小,抵抗心理较弱;另一方面,传教士会为客家人提供武装保护及西式教育。因此,客家人聚居的西贡,成为了天主教传教的重点地区。

孤悬海隅的小岛

盐田梓是一个孤悬海隅的西贡离岛。19世纪初,陈氏移居该岛,建立了盐田梓村。不久,两位意大利神父——和神父( Simeon Volonteri)和柯神父(CajetanoOrigo)到访盐田梓村。由于,这是一条“单姓氏”村落,长幼阶级分明,管理也相对单一,只要村中长老带头信奉天主教,族群都会望风景从。再者,盐田梓村孤悬海外,主要靠晒盐与捕鱼为生,生活环境相较差,自然极需要传教士的经济支援。顺理成章,在1866年,全村村民都接受洗礼,开始信奉天主教了。盐田梓村也成为了香港第一条全村信教的“教友村”。夏其龙《天主作客盐田仔——香港西贡盐田仔百年史迹》中记载了当年的信教人数:“盐田仔于1872年教徒人数为43,65 1892年为110人;66 直至1959年仍有193位教徒”,并称赞他们是“传教区内十分优秀的教友”。

圣若瑟小堂

盐田梓村的教友虽然环境并不富裕,但他们依然乐意捐出土地兴建教堂和学校。圣若瑟小堂就是今日仍然存在的天主教教堂。它兴建于1890年,设计简约而富有中国色彩,里面还有一尊圣福若瑟神父的圣像,纪念这位封教会封了圣的圣人1880年前后在盐田梓宣教的事迹。到了2005年,圣若瑟小堂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优异奖。

澄波学校

除了教堂,岛上还保留着一间学校——澄波学校。它建于1920年前,为岛上及附近诸岛客家人子弟提供教育。早期,只有十多名村内学童入读;发展至后期澄波学校成为了在附近捕鱼或生活的渔民子弟的学校。随着村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全数迁出,澄波学校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而今,学校也改建盐田梓文化资源展览室。(叶德平)

原载香港《文汇报》,原标题为《盐田梓村信天主 港首条“教友村”》

作者:叶德平博士,香港资深教育工作者,知名文化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常委,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高级讲师,中文、历史课程学术统筹,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友  教友词条  传教士  传教士词条  盐田  盐田词条  香港  香港词条  第一站  第一站词条  
百科

 “敲门砖”的由来

典出明朝田艺蘅的《留青日札非问事》:其未得第也,则名之曰“撞太岁”,其既得第也,则号之曰“敲门砖”。明朝时,科举制度中规定了一种特殊的考试文体,名字叫八股文。八...(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