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每逢佳节将近牛郎织女无处不在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无论是商场摆设、媒体宣传一一都借用由古流传至今的美好爱情故事。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恋爱的念头总会在七夕之日涌上心头。问世间“情”为何物?有一种答案──牛郎织女。时间是生命的杀手,同时也是爱情的敌人,避得过生死也逃不过时间。天下间有多少对恋人向时间低头?又有多少对恋人能够忍受一年一会?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别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相爱,即使天各一方也坚定不移。然而七夕只是象征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意义远远不止于此,先让我们了解历年来二人的美好神话传说。
对于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历代都有各式各样的传闻,因此衍生不少关于二人的浪漫文学。根据文字的记载,最早是源自于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当中已出现牛郎织女,但没有任何的爱情成分。其后去到汉代《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朝开始就有二人之间的爱情,而二人是被“盈盈一水”所隔开的,因此后期就出现了韩鄂的《岁华纪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顺理成章地加入了鹊桥的元素。可以推测出牛郎织女于鹊桥相会的传说就是由汉朝开始流传。最后发展到南朝梁代殷芸《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机杼。天帝怒,责另归东西,但使一年一度相会。”经历改朝换代,直至南朝牛郎织女的故事大概已定,二人的爱情故事终于能够落地生根。
为了纪念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就定为“七夕”又称“乞巧节”、“七姐诞”等多个节称。
另外,也有“结喜珠”的习俗,每年七夕前日,少女们要四处去搜寻蜘蛛,然后放在精致的盒子裹,盒中就有预备好供给织女的瓜果和鲜花中。翌日清晨,就会打开盒子看裹面的蜘蛛是否结了网,如果蜘蛛网又圆又均称,就预示会得到织女的祝福。而且也盛行一种叫“丢巧针”的游戏,将碗注满清水,曝于日下,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而女孩们就会挑选最细的绣花针,然后小心翼翼地投入碗中,漂浮在水面上,如果针的影子像一把剪刀、一朵花、一片云或是一根线,那么就会得到一双巧手。其实除了“丢巧针”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乞巧活动和针线的竞赛。但现时社会不断推进,女生亦不再被要求手艺好,因此七夕传统的习俗就慢慢被遗忘。特别是在香港,每年坪洲的仙姊庙只有寥寥可数的妇女前来参拜七姐,祈求得到一双巧手和天赐良缘。
作为新一代都自觉惭愧,如果没有得到一个契机相信都不会主动去了解节日背后的渊源历史,而且有不少的年青人甚至会认为“过节”是一种过时、老套的习俗,只有老一辈的人才会顺应传统。其实节日是每个国家、地区独有的文化,节日不单单是为了遵守传统。当我们更加深入去体会节日的价值、意义,我们会发掘出属于中国传统独有的文化背景。想了解中国文化不单单是透过“四书五经”,研读经典,反而着眼于我们生活的细节,中国文化其实就在我们身上能够体验。一个渐渐被遗忘的节日,背后所包含的是社会背景、文化艺术和人民生活。
从七夕就已经可以发现,在一个父权社会当中,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现今社会所追求的自由恋爱,等待出嫁的少女只能够向天上的神仙——织女恳求得到一双巧手。但为何偏偏要“乞巧”而不“乞貌”呢?现今社会普遍人较为注重外表,而传统用作评核一个女性是以“四德”去判断。而在当中“功”即是技巧,则是比“容”更加受重视,而且,古代女性三步不出闺门,没有现时的相亲活动,男女双方正式见面大多已是在洞房花烛夜。而怎样去了解双方?女方就会将自己的刺绣、缝纫的针黹功夫给男方观赏,如果功力越高,得到的印象就会越好。因此传统妇女对七夕是如此地重视,除了为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更大的盼望是为自己祈求一段好姻缘。
虽然古今大不同,我们不能用古时社会状况套用在现今社会身上,但是我们可以在欢度佳节的同时,思考节日的意义、价值,并且代代相传,教导我们的下一代,使节日不单单是文字的记录,而能够深深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