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急速发展,民众对家用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尤其以电动车的销售最为强劲。早前,兴业证券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内地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率和渗透率持续强劲,光计算5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升至12%,环比增加1%,创历史新高。然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强劲增长的背后,其盈利情况却未必十分理想。以内地新能源汽车重要品牌小鹏汽车(XPEV.US)为例,其第一季度归属于小鹏汽车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866亿元。虽然已比上年同期的净亏损9.351亿元收窄15.9%,但仍属亏损。而国外新能源汽车品牌、工业技术站在前沿的特斯拉(Tesla),也坦言光计算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其实也是在亏蚀中的。白一点说,就是“卖一台,蚀一台”。粤语有句俗语谓:“杀头生意有人做,赔本生意无人做”,为什么明知是赔本,特斯拉、小鹏等投资者还要继续这盘生意?
第一,新能源汽车的前期投资很大,但后期回本也很高
以小鹏汽车为例,比较该公司去年和今年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它的净亏损比例正在收窄。有人会把这结果归因于国家补贴,但请大家不要忘记,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和节奏正在减缓中。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及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去年4月23日联合发出《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 [2020] 86号)(《通知》),在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后,决定将原定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底,同时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也即是说:小鹏在补贴力度减轻下,盈利能力仍能录得增长。
其中原因,除了是因为人们对新能源汽车需要的增长,同时也说明了,在投入巨额的前期投资后,小鹏汽车开始获得中后期的收益。例如,他们前期投资的自研智能系统“XPILOT”开始为他们带来收益。
当然,电池价格的下降带来的材料成本降低也是让他们能减少净亏损率的重要原因。
第二,出售“碳排放额度”(regulatory credit)
根据美媒报道,美国最少已有11个州要求车厂于2025年前销售一定比率的零碳排车辆。做不到的车厂必须从其他符合这项要求的车厂,买进“碳排放额度”(regulatory credit)。其中,专卖电动车的特斯拉就是重要大户。
参考特斯拉公布的财务报表,该公司过去5年赚进33亿美元,而近半发生在2020年。再仔细分析,更可以发现,特斯拉只是出售“碳排放额度”一项,就赚取了高达16亿美元,远超过净利7.21亿美元。换句话,特斯拉的本业其实是售卖“碳排放额度”!
再比对特斯拉过去八年的财务报表,我们可以发现他的“碳排放额度”正在急速增长,是公司“重中之重”的收入来源。下为特斯拉近八年的“碳排放额度”收入图表:
2020年正是特斯拉普及版新能源汽车“Model 3”大量销售和交付的年度,该年特斯拉获得大量“碳排放额度”。
虽然“碳排放额度”与我们还有一段距离,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业对外扩展与国际化,加上国内环保政策的陆续出台,估计“碳排放额度”将成为各大产业的重要考虑。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国已于上月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作方式是通过限制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创造竞争以鼓励企业提高能源效率,采用清洁技术。成功减少碳排放的企业可以出售未使用的污染配额;超过排放限制的企业可能就必须得购买更多配额或支付罚款。通过拍卖配额和逐步减少企业被允许排放的污染量,国家可以推动企业竞相采用碳减排技术。
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后,媒体纷纷报道了该市场的第一笔交易:一家公司支付了790万元,以每吨约52.78元的价格购买了16万吨的排放量。这无疑说明了“碳排放额度”即将成为各大产业的重要资产。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预计:“未来碳市场价格肯定还会上涨”,并估计“配额分配未来会更紧,碳价上升可能到15美元,翻一翻也可能”。
笔者估计,新能源汽车将迎来第二波的发展巨浪,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