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对传统保持温情与敬意,香港盂兰节传承中国文化

农历七月,是坊间俗称的“鬼月”。提起“鬼节”,大家必会想起各种“禁忌”,但孰真孰假,都是对传统的另一种了解。但是,民间常说的七月十四其实并不是正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才是盂兰节的正日,由子时开始,即农历七月十四晚上11时直到十五的凌晨1时。

盂兰节,又称“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之一;两种不同的名字,是源于中国宗教的不同。“盂兰节”是佛教的说法,“中元节”则是道教的说法。由古到今,民间、宗教对这节日的由来都有不同版本,众说纷纭。

佛经的故事中,盂兰节是源于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目莲。目莲在练就成通天眼后,看见逝去的母亲竟身在地狱,成了饿鬼,嘴里全是烟,吃不下任何东西,甚至连他用法力送给母亲的饭菜,一到嘴边也变成了烈焰。目莲十分心痛、难过。于是请求佛祖。但佛祖说其母亲罪孽深重,并非一人之力就可化解。而十方众僧会在七月十五日时出来活动,若要拯救母亲脱离苦难,必须在那天准备好百味五果,放在盆中供养众僧,借助力量就可以令母亲、其他人早日投胎。目莲依照佛祖的话行事,母亲果然离开了地狱。从此之后,目莲更加奉劝世间人要行佛祖的盂兰盆法,供佛供僧,报答父母之恩惠。

根据《佛说盂兰盆经》的内容,“盂兰”有“倒悬”的意思,而“盆”即是“救器”;所以,佛祖所说的方法,是以“盂兰盆”作为救倒悬痛苦的器物,以拯救地狱的众生。因此,盂兰节也有了祭祀祖先,教育后世饮水思源,孝敬父母的寓意。

至于道教,胜会分三次举行,合称为“三元”。“三元节”是道教的大日子,分别是“三官大帝”:天官大帝、地官大帝以及水官大帝的诞辰。天官诞辰是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水官诞辰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而地官诞辰七月十五日,则是“中元”,是农民酬谢土地的日子,同时也为求赦免亡魂的罪,普渡孤魂野鬼。

大家相信在农历七月,地府会释放出所有的鬼魂。所以在这段日子,坊间会烧纸钱、纸衣、摆供品祭奠已故的亲人;同时,也会街边烧纸钱祭祀孤魂野鬼,希望他们在阴间有得吃,穿得好。若迷信的人,当然也希望保家宅平安,不要“搞鬼”。

“烧纸钱”其实也有个典故。相传在东汉,一位叫尤文一的书生,寒窗苦读数十载,都未能为官。最后只能弃文从商,跟随蔡伦学习造纸术,并继承了他的事业。虽然他造的纸好,可惜当时用纸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出现了滞销。尤文一为此苦恼,茶不思饭不想地卧床三天后,郁郁而终。妻子对邻里哭诉家境不好,没有东西陪葬,只好烧纸给他。当烧到第三天,尤文一突然起了身,一直叫:“快烧纸!”并告诉身边人:“我活过来了!阎王放我回来了!你们烧的纸到阴间变成了钱,我用来买通阎王,他就放我回来了!。”

事情传出后,一位富贵的员外找来问:“我家世世代代用真金白银陪葬,这不是比纸更加值钱吗?”尤回答:“您有所不知啊!再值钱的金银只不过是人用的,哪能带下去用呢?烧的纸才能到地府去啊!若您不信,可掘开祖坟看看,陪葬的珠宝金银是不是还在?”员外听了后觉得有道理,于是也买了很多的纸。后来,尤文一的纸可说是供不应求。而事实上,这也只是为了生意,由尤文才与妻子设下的骗局,但最终,为逝去的人烧纸钱、纸衣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盂兰节的盂兰胜会原不是香港的习俗,但却是如何传入?原来,香港开埠早期,大批的潮州苦力在铜锣湾渣甸糖房工作,经常发生意外,渐渐就传出了闹鬼传闻;他们希望按照家乡潮州习俗,在香港举办盂兰胜会,安抚亡魂。于是在1897年的时候,成立了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潮籍盂兰胜会──“公和堂”。于是盂兰胜会就在香港兴起了。

每逢农历七月,在香港不同的公园、球场都会举行盂兰胜会,其中更加有不同的活动,例如祭祀、神功戏、派平安米等。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当然是神功戏。神功戏的“神功”是“做功德”的意思,为了酬谢鬼神、娱乐鬼魂。民众就视为娱乐活动,一起前往观赏。由于“鬼”给人的感觉是阴森恐怖,“鬼节”的戏是否如同“鬼电影”一样可怕呢?其实,神功戏只会做好兆头的戏。

对于神功戏,坊间有传言指,戏棚内的第一行会留空给鬼坐,让它们欣赏戏目。一切也只是谣言!第一行的座位其实是留给乡民代表或有身份地位的嘉宾。可惜,贵人事忙,会有因事务繁多等原因而缺席或延迟入场的情况出现。

盂兰节其实并没有想象中恐怖,所谓的禁忌很多都是没有根据。无论是否善男信女,都不应该做出有辱节日祭祀之事,对于传统都要保持尊重的态度。现今的年轻一辈,对于传统的了解又有多少;盂兰节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只是有“鬼”的节日,以及不能靠墙走、见人“烧街衣”不能回望,不能穿红衣,不能做一系列的行为而已。渐渐地,其实传统习俗会被“邪恶化”、扭曲;一个原本祭鬼神、祭先祖的节日,成为满是禁忌,人心惶惶的日子。俗语也说了:“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我是农历七月十四出生的人,是“天胎”,对于在这“特殊”日子出生的人,有众多的言论。很多人认为只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有在这日出生的人,天生拥有阴阳眼,或者是“双面人”,甚至有人同我说过:“听说农历七月十四出生的女人,心肠歹毒得很!”对于此,我也只能一笑置之。看看,他们对原应了解的习俗一概不知,但对于听说的谣言却大感兴趣呢!

我却觉得既然与这节日有缘,不妨亲自去了解。所以特意参加今年维多利亚公园盂兰文化节的“抢孤竞赛”,以求在活动中体验文化。由来是以前胜会结束后,以往的乡绅会将祭品用来济贫。村民们会争夺原是鬼魂野鬼的祭品,所以称“抢孤”。我们带着潮州人的竹帽,腰系下田用的“水布”,手持约八呎高名为“孤承”的竹箩筐,抢接“福米包”,玩得不亦乐乎。

其实,中国的每一个传统都很值得去探究;在香港这多元化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节日,更加值得去细探。不同的节日,背后有不同的趣味传说。当初的我对盂兰节也是抱着畏惧,但真正去尝试了解后,原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扭曲、幻想。现时的盂兰节胜会其实不如以往,就算前往看戏的大多都是老一辈;随着时代的变迁,快速的生活节奏,人们哪有闲情逸致?老一辈约上邻里好友前往聚旧看戏,有说有笑;再看看身边的摩天大厦、楼宇,邻里关系渐渐疏离、人情味又在哪?难道不相熟的人会一起去看戏吗?年轻的一代,又有谁愿意去接触传统戏剧?家乡是潮州的年轻人,还记得潮语吗?

时代的变迁,渐渐也磨灭人对传统的认识;百年之后,又有多少传统节日、习俗会被留下呢?谁知道?倒不如趁现在再多多了解了解这“恐怖”的节日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盂兰节  盂兰节词条  香港  香港词条  敬意  敬意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传承  传承词条  
资讯

 王德恒:杨牡丹让女儿入宫

回到荆州,数月之后,杨牡丹把荆州的事料理停当,杨牡丹准备同女儿回长安,都督府武士彟原来的下属一再挽留,让她不必担心以后的日子,他们也会待她母女如同自己的亲人;荆...(展开)

资讯

 林文映:天穿日

 前几天出席马来西亚森美兰州客家社团孔菊华会长主持的网上活动,主题是庆祝和讨论被称为“客家节庆”的天穿日。来自新加坡、台湾、香港、沙巴及大马其它国家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