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林文映:隐世客家村--蛤塘

这是一个隐世客家村,位于西贡船湾之东北山地,无马路无公共交通工具,但有水陆两路可达。走水路要在沙田马料水码头搭一个半小时渡轮,在荔枝窝下船之后翻越几个山坳;走陆路从大埔搭的士去乌蛟腾,再行两小时山路翻过吊灯笼,抵达蛤塘村。

蛤塘在人丁最兴旺时期也不过百余名村民,每家都养猪养鸡、种稻和果树。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村民因农村生活艰苦及交通不便,陆续移居到市区或漂洋过海到欧洲谋生。最后一位村民自1976年搬走后移居英国,村庄从此断水断电逾40年。与邻近的梅子林、鹿颈村一样,蛤塘村民只有在淸明、重阳才回来拜山。

不久前,笔者在蛤塘村长范秤有、梅子林村长曾玉安的陪同下,带着“香港孙子兵法国际研究中心”、“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的老友踏上“客家村导赏之旅”。路上还能看到官府的路牌标志“蛤塘”,但有村民说此地应叫“桔塘”,因为这条有数百年历史的客家村以种桔闻名,“种桔为主,每年年廿五、廿六就运出去卖,家家都有果园”。除了柑桔,还种木瓜、沙田柚、蕃石榴、杨桃、黄皮等客家山地常见的水果。

十多年前,村民范运发立志复村,与太太用手推车将一包包逾百斤水泥,由临海的荔枝窝码头推上山,逐点复修旧村。也因此,在蛤塘土生土长,现年67岁的发哥有港版“愚公”之称。

蛤塘是客家村,村民皆姓范,据说是一代名臣范仲淹的后裔。笔者问发哥祖上是大陆哪里来的客家发哥说,“只记得阿爷话系宝安县南头过来”,且族谱消失了,无从考证。

地处深山老林,上学不易。发哥与大多数同村孩子一样,只读过小学六年级,通常走四十分钟山路到荔枝窝的学校,也有同学仔搭“街渡”往返沙头角,或是翻山越岭去粉岭、沙田的学堂。

十五岁那年,发哥就不上学了,开始进城谋生,先是做原子粒厂工人,其后做洋服、面包师傅,再飘洋过海去荷兰做厨工。

年逾半百回村,发哥发现昔日充满欢声笑语的故乡已成废墟,倒塌的屋顶墻垣爬满青藤杂草。他和妻子决心重复村落旧貌,“首先是清理堵塞,然后调校水喉,才有水用”。他从荔枝窝码头搬水泥上山,在原址修复祖屋,“四个辘木头车就咁推上嚟,一包红毛泥几重?差唔多成百斤”。发哥发嫂曾经由早上6时搬到晚上9时,只搬到16包水泥,但兴建一间屋至少要过百包水泥,耕时三年才把祖屋修整成形。

田园生活看似写意,但流浪牛、野猪趁晚上闯入菜园,把瓜果菜叶吃清光,砍柴时遭遇大蟒蛇是常态。发哥说,“到目前为止,大蟒蛇已吃了我养的四只猫”。

近十年来,客家废村吸引了来自政府、学术及民间各界团体前来从事保育及活化项目。蛤塘及荔枝窝有许多原生态植物可以利用。有团体把鲜花再加入洛神花、姜黄制作独特口味的雪条,把埔姜晒干、蒸馏、油浸,制作成可以保湿的护肤品,用当地种植的水果加入茶叶,制成流行饮品“康普茶”。

香港大学负责活化的团队,推出“永续乡郊”计划,在荔枝窝种植了七百棵咖啡树。香港大学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中心高级项目经理戚晓丽透露,香港经常被指天气太热且地势低,不适宜种植咖啡。但事实上,香港处于咖啡生产带,且产品质量取决于好多因素,包括种植、收成处理、烘焙以及冲泡方法。荔枝窝水源无污染,可直接使用山水,虫害不算严重,种植过程相对容易。下一阶段拟透过收集咖啡渣,种植可以食用的菇菌。

在蛤塘流连,可见黄牛、果子狸、色彩缤纷的蛱蝶等壁画映入眼帘。多个艺术家进驻留下的创作,吸引不少游人“打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林文映:隐世客家村蛤塘  林文  林文词条  客家  客家词条  
资讯

 林文映:隐世客家村--蛤塘

这是一个隐世客家村,位于西贡船湾之东北山地,无马路无公共交通工具,但有水陆两路可达。走水路要在沙田马料水码头搭一个半小时渡轮,在荔枝窝下船之后翻越几个山坳;走陆...(展开)

资讯

 叶德平:从乐善堂到九龙寨城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乐善堂原址,建于1880年。九龙乐善堂(简称乐善堂),总部设于九龙城龙岗道,是植根香港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