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四 章
【原文】
視之不見,名曰夷[1];聽之不聞,名曰希[2];摶之不得[3],名曰微[4]。此三者,不可致詰[5],故混而爲一[6]。其上不皦[7],其下不昧[8],繩繩不可名[9],復歸於無物[10]。是謂無狀之狀[11]。無象之象[12],是謂忽怳[13]。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13]。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14]。能知古始,是謂道紀[15]。
【注釋】
[1]夷:本意是滅盡,盡絕的意思。在這是老子對道(就是本性、原始本心)無法用眼睛來看的借用詞,佛家用“無相”或“無色相”來表述。
[2]希:同稀,本意是極其少的意思。在這裡是老子對道(就是本性、原始本心)無法用耳朵來聽的借用詞。佛家認爲聲音也是一種色相。
[3]摶:是抓住,把握,捉之意。
[4]微:本意是細微,極其微小微少,幾乎接近於沒有的意思。在這裡是老子對道(就是本性、原始本心)無法用手或身體任何一部分來捉摸的現狀的借用詞。佛家理論對此闡述得最爲透徹。這個道體,我們的本性本來無形無相,《心經》、《金剛經》、《首楞嚴經》、《圓覺經》等等都對此有着具體的闡述。
[5]詰(音吉):詰問,盤問。不可致詰:就是不可打破沙鍋問道底。因爲本性是言語道斷的,離文字相的,離心意識的,屬不可思議範疇。就是夷、希、微三字也是暫時借用來作比喻的,這三字並不是道之本身。所以,不可致詰。
[6]故混而爲一:因而統稱之爲一。因爲這眼不能見,耳不能聞,手不能摶的那個道,本身是一體的。一就是道,“一”是道的又一別稱,又可稱之爲原始本心,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佛家稱的清淨心、本性、法身、如來、佛等等。在《道德經》里不要去分別什麽道家佛家,這裡的佛就是道,道就是佛,都是指的自性,名稱雖不同,實質一物爾。
[7]不皦(音繳):不明亮。
[8]不昧:不糊塗,不昏蒙。
[9]繩繩不可名:持續不斷的那種狀態是不可用言語、文字來形容的。繩繩:表本性存在的狀態,是綿綿不絕的。
[10]復歸於無物:本性這個道之實體,既有而又無,它是自心達到虛空般的寂滅,空無一物,才能感到它的存在,佛家稱這爲妙有,若心裏認爲它是有的,那它卻空寂虚无,並不存在。所以這裏稱爲復歸於無物。它本身是屬不可思議的,若去思議即離道也,這種妙體即不復存在。
[11]無狀之狀:這種無形無狀的道之實體就是它的真體。
[12]無象之象:這種無形無象之象就是道的實象。
[13]忽怳(音恍):怳的本意是見,忽怳用在一起是用來形容大定中的狀態。老子在這裏用忽怳來比喻就是佛家講的“無住而生其心”的觀照之狀態。後面又用“惟恍惟惚,惚兮恍兮”等辭彙來比喻,都是一回事。
[14]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道,也是我們的本性,是無始也無終的。第四章已說了:“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還沒有宇宙的時候,本性跟現在一樣就有了,當然你看不到它的開頭,無量劫以後,宇宙毀滅了又誕生,後又毀滅。本性跟現在一樣,一直都存在着,你當然看不見其尾。
[15]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掌握了無始以來始終未變的本性道體,以便好駕馭現在我們心裏遇緣而生起的各種念頭。“有”是心裏有了念頭、思維。
[16]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能知道無始以來的道體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原始本心,就是說總持了無爲大道的核心命脈了。
【譯文】
人之本性——道,無法用眼睛看到它,我們姑且給它安個名叫做“夷”;無法用耳朵聽到它,也給它安個名叫“希”;無法捉摸到它,給它安個名叫做“微”。此三者,是不可思議、言語道斷的,是權且方便之名,是不可刨根問底的;它是一個混然整體,因而統稱之爲一。我們的這個原始本心——道體,從上而言,它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是光明、明亮的,從下而言,也不是昏暗、糊塗、蒙昧的;我們的本性,是那綿綿而持續不斷的那種狀態,是不可用言語、文字來名狀的;這個如如之本性,既有而又無,它是要自心達到虛空般寂滅,空無一物時,才能感到它的存在。這種無形無狀的道之實體就是它的真體,這種無形無相之相就是道之實相。這種茫茫之心就是無念無住、兩邊不落、任運自然、不住一點、心完全寂滅的清淨無爲的大定狀態。這道本來並無開始也無終止,是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的。掌握了無始以來始終未變的本性道體,才能駕馭現在我們心裏遇緣而生起的各種念頭。能知道無始以來的道體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原始本心,就是說總持了無爲大道的核心命脈了。
(转自中和道人新浪博客,作者:中和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