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论语#专栏的第 97 篇文章
大家好,欢迎打开#每日一句论语#专栏,
每天花5分钟一起学论语,受益每一天!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原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①,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②?”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
①宰:家臣、总管。古代县、邑一级的行政长官
②赤:公西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真的有仁德吗?”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啊,在一个具备千辆兵车的大国,可以让他去负责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有没有仁德。”孟武伯又问:“冉求怎么样呢?”孔子说:“冉求啊,在一个千户规模的大邑,一个具备兵车百辆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当总管。但我不知道他有没有仁德。”孟武伯又问:“公西赤怎么样?”孔子说:“公西赤啊,穿上官服站在朝廷上,可以让他和宾客会谈。但我也不知道他是否仁德。”
【解读】
本章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子路、 冉求、公西赤分别进行了评价,认为他们各有专长,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主持外交。
在孔子看来,他的学生们其实都没有达到“仁”这个最重要的标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为仁之难。在孔子心目中,仁的标准很高,是一种理想和完美的人格,故孔子不轻易以仁给他人提供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