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批评家栗宪庭在季大纯工作室看见了几幅“像塔又不像塔”的作品,以《本草纲目》命名,季大纯解释此类作品构思源于坊间“板蓝根可预防非典”的谣传。所谓“宝塔镇河妖”,季大纯认为板蓝根也应长成宝塔状,才能镇住“非典”这一“妖怪”,此想法不禁令人捧腹,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确是典型的“大纯式幽默”。
“本草纲目”系列大多描绘似是而非的形象,本件拍品则不尽相同,虽以中国医书命名,却从西方生物学角度画了五个圆形动植物细胞组织,但若想一探究竟,弄清是何细胞或组织,就会掉入大纯设下的小陷阱。
画家曾强调物象只是借口,是他将心中模糊意念画出来的载体,而他真正要表达的是画面造型和痕迹之间的层次、空间、黑白灰、色彩关系,是纯粹的绘画性。细看每一个细胞,笔尖以毫米为单位进行微妙的皴、擦、点、染……这些手法仿佛来自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而刻意保留的涂改痕迹又表现出画家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理解与借鉴。
《本草纲目》保留了季大纯惯有构图形式,五个细胞依次排列于画布中央,其余皆为留白,让人一眼认出这是季大纯。对于这种标签式留白,有人认为是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喜爱与精神上的继承,而季大纯自己却这样解释:“每一个细节都画完的绘画、要加以解释都没有余地的绘画,使我很不满意。刚好画中没有画出来什么的空白面积才给观者提供一个空间,允许他有自己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