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古玉断代之我看

白海波,著名玉器鉴定专家,河南卫视《华豫之门》专家组成员,河南工业大学文物鉴定培训中心主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珠宝玉石专家组组长;北京古玩城鉴定中心专家委员;受聘于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顾问、重庆文交所顾问、郑州拍卖总行文物鉴定顾问;河南卫视【华豫之门】专家组成员,郑州电视台《郑在收藏》栏目特邀专家。北京陶古趣文物鉴定及艺术品交易平台华中地区负责人(格古艺术会馆为华中地区唯一指定线下鉴赏交易平台)。主要研究方向:玉器、青铜、杂项等。

       曾经有个学员和我说,他认识的一个高手可以把崇祯晚期和顺治早期的玉器严格区分开来。听了这些不由的莞尔一笑,细细思考,古玉鉴定是要有严格意义真假区别的,而断代则是不能够非常严格的进行区分确定的。把我对古代文物艺术品的断代问题的认识分享如下。

       文物断代分两个类别,第一个类别是正规的田野考古挖掘,是经过科学的论证,严密的考证,按照最低年限标准,推断墓中出土文物的年代下限。在这其中,不乏出土还有该墓葬年代下限之前的文物伴随出土,这种现象比较多。

      也曾经出现过商代墓葬里出土了宋代风格的绿松石童子挂坠四枚。这种情况极其少见,从发掘报告上依然要把这四个绿松石挂坠定为商代晚期。

        商代安阳墓葬刘家庄出土绿松石童子

 所有出土文物的器形和纹饰风格以及材料特征和出土次生变化特征汇总之后,就成了我们第二大类别断代的参考依据。

         所谓第二大类别的文物断代指的是民间所有流通收藏的文物藏品部分,这部分断代也是最有争议的部分,很多专业人事也在这方面用功颇多。基本的客观公正方法是类型学,也就是参照出土文物的基本特征进行比照,判断手中藏品的基本大致年代。这个前提是要求手中待断代的藏品的时代特征相对明显,纹饰越丰富越好断代,是因为可参照的信息多,依据就多。

        在古代中国,所有的手工艺传承的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师父带徒弟,并且有严格的形式要求,所谓一脉相承即是如此。而也会有创新和技术革新的出现,但是这需要很多要素综合推动,在历史的长河里也是极少出现的,尤其是古玉制作工艺,基本没有出现质的变革。

              民国时期制玉的方法和手段 (师徒相承)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也很频繁,每个朝代的艺术表现确实会受到帝王意志的影响和左右,但是这需要社会政治的稳定和文化的统一才可以实现,否则艺术形态的多变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不可避免。比如离我们最近的清代早期,大清帝国并没有完全统治中国,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依然过着明朝的体制下的生活,甚至过了几十年都不知道大明王朝已经结束。另外在这期间很多艺人的手工制作并没有停止,依然要为了生活从事生产活动,这种活动的成果既手工艺品,绝对不会出现明显的艺术变化,所以如何对这类型艺术品进行严格准确的断代?我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必要和意义的伪命题。

        都说明代玉器是粗大明,可是去过十三陵的朋友见到哪个不是精美异常呢?很多严谨的朋友在看玉器的时候经常说这是明清玉器,我认为确实有部分玉器应该如此断代,明代和清代的玉器本来就非常不容易严格区分。还有古代珠子,很多藏友让我鉴定的时候,除非时代风格特别明显的,可以说出大概年代。大部分珠子材质、形制、加工工艺、光素无纹、包浆和磨损也基本差不多,这种情况非常多,可以推断的年代跨度也非常大,如何能准确断代?我认为这是个不能够用眼学可以解答的问题,未来是否能够科学的解答也是未知数。所以在断代问题上我一般说的都比较保守,因为没有可以拿出来让人信服的客观依据,所以不敢说。

明定陵出土玉器

         看过很多文物鉴定方面的文章的朋友,很多会有文人误国的感叹,就像我前一阵看到一篇文章,是论证李白《将近酒》的“将”字到底该读什么?洋洋洒洒上万字,就是讨论这个命题。读书有的时候需要不求甚解。对待古代玉器断代方面也是如此,言之凿凿确实没有实质依据,岂不是误了子孙后代?

         文章到此,前面所提到那个学员的论述到此就不足一驳了。所以,对民间古玉甚至大部分的古代文物准确断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可绝对。严谨和科学,是断代的基本准则,给出相对准确的断代是每个文物鉴定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不能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古玉断代之我看  断代  断代词条  古玉断代之我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