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趣读《木兰辞》:小窥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只鳞...

|楔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辞》,带着一千四百年前的金戈铁马扑面而来,北魏和柔然汗国的的刀光剑影、塞外风沙、战马嘶鸣犹在耳边!花木兰代父从军击败入侵国敌的故事!流传千古,至今令人神往!

巾帼英雄花木兰人的故事,在华夏可谓家喻户晓,其事迹最早现于南北朝的叙事长诗《木兰辞》,被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

这首诗文字宛约动人,又不乏直白质朴,既有女儿情思,又有壮怀激烈。花木兰的事迹流传千古,但是花木兰之身世却已不可考,只能从词风诗韵中推断该诗作于北魏

如果从史实上来寻找花木兰的踪迹,能够契合的是公元429年发生的北魏破柔然之战!

据《魏书·世祖纪上》所载:“车驾东辕,至黑山” 。 据《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渡燕然山” 。

史料中提到的“燕然山”,在南北朝以后后世通常简称为燕山。所以由此可推断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应当出现于北魏时期。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有着多少令人神往的故事?

在华夏历史上,南北朝被称为“乱世”,自三国到十六国,大约有150余年的时间处于朝野动荡、战争频繁、诸强对峙、征伐连连、政局混乱之中,从整体来看是历史的倒退!

然而,从更为宏观的历史上来看,鲜卑的汉化、魏孝文帝的改革、六朝的招抚,促进了华夏的大融合,到了隋唐时期,凡诸七越、蛮、侯、匈奴、羯、氐、羌、鲜卑、乌桓等各族,已经逐渐消失,融合在以汉为基础的华夏一统当中。

并且,南北朝的乱,从历史来看是多民族、多势力在整合和过渡过程中的必然,是一个国家由分向合的必经之路。从时间轴来看,南北朝自420年至589年,这160年的历史,上承秦汉魏晋遗风、下启隋唐大气包容!在经济生产、政治形态、民族融合、地方治理、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离乱中有生机、血火中有升华,这才有了隋唐的气象万千、大治而立。

研究南北朝的史料连篇累牍、汗牛充栋,今天,我们从《木兰辞》中,来小窥一下南北朝时期的些许历史细节。

一、由“木兰当户织”看北魏时期的纺织业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前四句交待故事的起源,用“木兰当户织”为由头,我们可以结合史料推断出很多有趣的细节。

首先,木兰是平民家的女子,有父母和弟弟!能够听到织布机“唧唧”的声音,说明这是安静的夜晚,不然,父母隔着一层门户,如何听到女儿的叹息?

平民家的孩子,白天忙于家务,晚上则要织布劳作,古人以家庭为单位织布,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家穿衣保暖的需要。而织布多以麻、棉为原料,以当时的道路交通情况、经济作物分布情况,可以推断花木兰家应该在北方地区。

北魏时期,由于南北融合和民族迁移,纺织工匠带来了先进的纺织工具,以及承自两汉的高超的纺织工艺,使当时的纺织业极为发达。

据《南史宋武帝纪》记载:上多次“赐群臣布帛各有差”、“赐天下镇成将士布帛各有差”、“以绸绫绢布百万匹..赐王公以下”。可见,以布帛为主的纺织品能够成为皇上赏赐臣下的物品,说明纺织品既是硬通货、也是紧俏货。

而据《梁书侯景传》所载:元翊时,开左藏库令百官任取之, “多者过二百匹,少者百余匹”,可见库藏之丰富。那么,是不是南北朝时期纺织业的整体产量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了呢?

当然不了!这里面有个极为尴尬的两难选择:即粮棉争地。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产量必须要上去,不然就要饿肚子,更无法筹措军饷、维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但种粮食多了,作为纺织主要原料的棉花就种得少了。

当然,这个矛盾不仅仅南北朝时无法解决,即使是后世的盛唐、富宋、强清都无法找到很好的办法——只要天下大定,人口增长到一定数量,粮棉争地的矛盾一定会突显出来。直到一千多年后,人类掌握了让石油变成“布匹”的化工技术才彻底解决了这个矛盾。例如七十年代非常流行的“的确良”,就是用涤纶制造的。

而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在南北朝时期,不仅棉布开始流行于世,印染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准!1960 年,吐鲁番阿斯塔那309 号高昌时期的古墓葬中,出土了一副残长37 厘米,宽25 厘米的丝棉纤维混合织物,至少使用了大红、粉红、黄、白四色构成几何图案,其精美复杂程度令人惊叹!

纺织业是半工业化链条上最为重要的一环,其上,是农耕技术、灌溉水利、历法天时的进步,其下,是商贸流通、道路运输、水运造船诸业的发达,须知昔日松江布匹,造就了多少豪商大富。从这里也可以推断出北魏的国力正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

二、从“夜见军贴、可汗点兵”之急迫,无不透露出国家面临的危局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短短十个字,却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天下动荡、征代四起、战争频繁的混乱现状。在这种情况之下,与其说送征兵名册的官吏高效,不如说环境使然。时时刻刻防备周边国家、不同部族,甚至是内部将领的作乱,让每个王朝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是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其效率就越高,军情如火、分秒必争。不然,完全可以等到白天再送嘛!

而从前面所说“唯闻女叹息”中我们可以知道,花木兰的父亲也没有睡着,辗转反侧、忧心忡忡。他担心的战争的凶险莫测,个人力量在战场上何等渺小,若自己有个三长两短,老妻、弱女和幼子,何以生存在这乱世?

自十六国始,整个华夏都陷入了动荡之中,战争对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都造成了严重的摧残。“可汗大点兵”中的一个“大”字,既说明了当前敌人之彪悍,也从侧面反映当时的兵役制度。

北魏之时,各州州兵均为民间征发而来,在部队经受训练的同时逐步投入战场。北齐兵役法规定“凡适龄男子,均须役于军中,定期番代,故称番兵”。

最初对于民户服役是有年龄限制的,“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大体上南北朝前后的的征兵年龄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征战频繁,实际上服兵役的时间和征兵的范围经常超出,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西魏北周时“凡人自十八以致五十有九,皆任于役”,可为明证。

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花木兰的父亲,甚至不是第一次服兵役了。从花木兰的年龄我们可以判断,他的父亲年龄至少在三十以上,在当时的年代不可能“躲”过征兵。“大”点兵显然是要组织一次大型军事活动,是什么样的军事活动呢? 这个我们留到文章后面讲!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花木兰随军早上出发,傍晚就宿河岸边。第二天傍晚,就到了黑山头,此时,已经能够听到燕然山胡骑战马的嘶鸣了, 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对柔然这个游牧民族的战争。

《太平寰宇记》记载:“自周、秦、汉、魏,前后出师北伐,唯有三道。”中道便是出黑山,即今日包头昆都仑河谷北之阴山。敌人的铁骑到了离家门口仅两日路程的地方了!可见情势危急。所以,花父才再次被征召。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十二卷是虚数,不可能真的下了十二道征兵令,故应当是指征兵名册由府城一级一直到县乡一级都有花父亲的名字。一方面说明了征召的范围之大,另一个方面却又引出一北魏时期的承自秦汉“受田制”。

花木兰一家为什么忧愁?因为兵役是躲不掉的。花家共四口人,花木兰和母亲是女性不在征召之列,弟弟年纪小也没有被征召,而是精准地“定位”到了花父。朝廷为什么对丁口掌握得如此详备?而且,朝廷如果没有“实惠”,老百姓凭什么服兵役?

就是因为“受田制”。所谓“十八受田,二十充兵,六十免役”,就是百姓在成年之后会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当百姓逝世后会收回再重新下发。

“受田制”一举三得:一则土地有人耕作,减少了土地抛荒和失地游民的数量。二是可以收取赋税、粮草,充实国库和军力。三是通过授田数量,可以掌握百姓丁口。

显然,受田名册就是第一手的户籍资料,它的数据是相当精准的,通过对授受田亩的统计,结合农业生产数据,基本上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经济、民生,包括——战争潜力和动员能力!

所以,老兵!出征吧!花父“荣幸”地登上了征兵名册!

三、“从此替爷征”——穿透花木兰父亲身上笼罩的谜雾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这两句诗,二十个字所包涵的信息量非常大。我们前面也说过了——花木兰的父亲是个曾经参加过战争的老兵,在这里再次得到了印证。

第一,花木兰作女子,代父出征孝心可嘉,那么,她是如何说服父亲的?没有任何一个父亲会让自己的亲生女儿替代自己走上残酷的战场,这是为人父的耻辱,也是一个老兵的耻辱。

花父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觉得花木兰的武艺足以保命,有很大机率在战场上活下来。她的师傅当然自己的父亲!而走上战场的花木兰能够被皇帝接见,当然是立下了相当的战功,可见花木兰除了武艺不错之外,兵法战策也有一定水准——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平民百姓家的女子。

第二、花木兰如何混入军队?当然是女扮男装了,然而这里就有个很大的漏洞了。只有不认识花木兰和她父亲的人,才能够既没发现花木兰的性别,更没有发现花木兰“顶包作弊”。

问题在于,乡县最基层的如保甲、里正之类的工作人员,是认识花老大的!难道他们不点名、不核对、不检查一下,就敢带着这群新兵赶到集合地点?他们就不怕捅了娄子行军法?

那么,他们凭什么冒着风险帮助花老大糊弄上面的军官?要么花老大花了钱,要么花老大威望极高威名极盛,要么花老大是乡间一霸无人敢惹!或者,花老大跟负责征兵的是“军中旧识”?——所有的推测都在证明着花老大的不凡!

第三,花木兰的父亲年纪不过三旬,正值壮年,为何忍心让女儿代父亲上阵?一个能够听到女儿“叹息”的父亲,会那么冷血无情吗?只有一个可能,花父从军之时,在战场上受过重伤,而且是那种恢复之后外表看不出来,却对体力、健康有着严重损害的伤势。

我们无从推测花父具体受过什么伤,但能够活下来,说明花父亲的身体底子相当好、运气也相当好,所以能在缺乏医药的年代存活下来。

如果我们再大胆一点,有没有可能前来征兵的,不仅仅和花父并肩战斗过,花父还帮他挡过刀枪?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如果这样解释,就能够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出征之后,没有上过战场的花木兰能够在最残酷的“第一轮”战斗中生存下来,这中间有没有花父当年军中同袍的暗中照顾?

花木兰立下功勋之后,竟能视金钱富贵为粪土,舍弃一切飘然回乡,这等心胸气概,与父亲的教诲密不可分!而且花木兰回乡之后恢复女儿身,也不怕身份暴露之后的麻烦,花父真是罩得住啊!

而且,花老大明明已经应征从军打仗去了,可他明明还在家里种田啊?难道花老大在家里躲了十年没出门?难道左邻右舍都视而不见?

据1982年曹熙先生发表《木兰辞新考》,明确花木兰确有其人,"花"是后人加的姓,木兰本名穆兰,穆是鲜卑人的姓。须知,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我们是不是能够再次品出点什么?

南北朝以致十六国前后,动荡血火的岁月固然给老百姓带来了流连失所的痛苦,但也锻炼了一批铁血军人!让燕赵三晋之地,形成了民风彪悍、襟怀大气的豪迈气象!

小结:我们来给花父画个像吧:一个参加过战争的老兵,曾经在残酷的战场上为保家卫国流过血,放弃了荣华富贵和心爱的人隐居乡亲,自食其力,培养一对儿女长大!当国家有难时,他又会再次披甲上阵!壮哉英雄!

四、花木兰购买装备,背后反映出了经济北魏时期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自东汉末年,北方的农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直到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才得以恢复。到了八王之乱时,又因为战乱再次遭受破坏。

再繁华富庶也经不起这样反复折腾啊!百里无人烟,千里皆赤地,百姓流离失所。这种情况直到北魏统一北方之后才得到改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崛起于北方,同时他出台了多项有利民生经济的政治,北魏国力得以迅速增长,也为孝文帝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花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首先证明了花木兰鲜卑人的身份!因为骑兵是鲜卑人的特权!更重要的是在买马的过程中,可以可以看出当时的北魏整体的经济状况。

第一,建立起了商品流通的机制,民间有了交易的集市,牲口、粮食、皮具、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得到,商品齐备,物资丰富。说明当时的经济已经有了较大的复苏。能够提供如此丰富的商品,也说明了运输畅通、道路得到修缮、治安比较良好。

第二,交易市场的规模较大、专业化分工较强,各类商品分类就业,可能还有了行业协会和市场管理机构,以确保利润和维持交易秩序——民间自发的集市不可能达到这种规模。

第三,花木兰在这儿买的是马具,鞍鞯即马鞍和下面的垫子。辔头就是套在马肚子上的马勒,包括嚼子和缰绳,显然她来的是一个专业的马市。也就是说这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当大、马上用品齐全的牲口交易市场。马具的制作是相当复杂的,能够公开在市场上售卖,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市场的流通规模!

有这么大的牲口交易市场,相应的就有能够各类生活用品乃至食盐、铁器、农具等诸多用品交易的场所,当地的繁华可见一斑。北魏能够得到这么快的发展,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人口大量减少之后土地充裕;

相对安定的环境又让人口得以迅速增长;

民族大融合和人口迁徙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工艺

良好的农业政策和优越的自然环境。

此外,工业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除了纺织的规模化之外,以“百炼钢”“灌钢法”等先进的冶炼技术,使农具、武器的质量得到了提升,闻名天下的北魏“相州军刀”便是此时出现的!

此外,南北朝时期的造纸、制陶等与秦汉相比,工艺、产量都有了相应的进步。尤其是北魏的鲜卑铁骑灭大夏、平北燕、灭北凉,在军事上解除了周边的威胁之后,北魏的经济更上了一个台阶。

但是,花木兰从军居然要自己买装备,也折射出府兵制度的弊端,百姓在服役时,装备、粮草个人自己解决,把因战争、训练而产生的巨额军事转嫁在了老百姓头上。百姓从军不仅仅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导致家庭丧失主要的劳动力,妇、幼、病、残都要劳作来提供军事、维持生活,所以府兵制逐渐废驰,改为募兵制!这就相当于不从事生产专事战争的职业军人了!

当然,从这几句诗也能够看出,花木兰家还是挺有钱的!花也还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

五、北魏的对外之战:长胜不输背后的国家危机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花木兰代父从军,参加了北魏对柔然的“总攻”。

那么,北魏和柔然汗国到底有着什么恩怨呢?两国乃世仇!柔然人的前身是拓跋部的逃奴,在北魏的前身代国时代逃离,在西拉木伦河北岸开始发展壮大。最初,柔然部是奉拓跋部为主的,按时上贡,双方实力的不平等维持着这种脆弱的关系。

不久,代国为符坚所灭,柔然汗国控制了漠北广大的地区,获得各部落的效忠和支持,成为了草原的实际控制者!而北魏自拓跋珪始,便逐步走上了汉制,骨子里已经由游牧民族向农耕文明转变。在传承上,北魏朝廷是代国鲜卑族的一支,从来没有对大漠形成有效的统治。

那么,北魏、柔然在各自的地盘上不断发展壮大,两个军事集团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碰撞,从此拉开了双方漫长的对抗序幕。

在战争最开始时,实力弱小、尚在休养生息且陷于北方统一战争的北魏,一直被柔然吊打,甚至威胁到了魏都平城,故北魏不惜投入巨额费用、征集大量民夫修筑长城,在长城一线置军镇六座,以为对抗柔然的前锋。

这种对峙直到429年被打破,也就是花木兰从军的这一年。北魏出现了一个军事天才拓跋焘,打破了双方的战略平衡!这一年,他决定毕其功于一役,集结优势兵力北出长城,柔然大败,部众分逃,原本被柔然控制的敕勒诸部归附北魏,柔然就此走向衰落,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湮灭在漠北的风沙中!

在华夏的历史上,一个英明果毅的君主,往往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例如光武帝之于汉、明太家之于华夏、拓跋焘之于北魏!这样的君主什么时候出现,谁也不知道!只能说是气运使然了!

从柔然汗国的衰弱中我们发现,活跃在辽阔的大漠戈壁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始终缺少农耕文明那样的凝聚力,尽管西北的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的大敌,给中原带来了无数的刀兵征伐,但从历史的整体来看,游牧民族整体是居于劣势的。

429年北魏王朝对柔然汗国的这场战争,充分体现了拓跋焘杰出的军事才能,这场战争的胜利,一举消除了北魏来自北方的威胁!也成就了巾帼英雄花木兰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花木兰的功勋载入史册,她却不慕荣华富贵,宁愿回乡陪伴老去的爹娘!

年事已高的父母,相互搀扶着迎接让一家人自豪的花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百战将军恢复了女儿身!

那么,陪伴她十二年、现在又和她一起相伴回乡的伙伴,是不是花木兰芳心暗许托以终身的良人呢?我想,那应该是另外一个动人的故事!

结语: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木兰无须知名!唐乾封元年,唐高宗泰山封禅,归途过毫州朝木兰祠,追封木兰为“孝烈将军”。“孝烈”千古,青史有荣!巾帼无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木兰  木兰词条  小窥  小窥词条  南北朝  南北朝词条  时期  时期词条  历史  历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