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期的官不好做,小心翼翼也未必会有好的结果,因此官员的幸福指数是极低的,尤其是武则天实行酷吏政治的时候,官员们更是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而宰相更是其中的高危职业,整个武则天时期,从684年开始算一直到705年的春天,武则天的统治长达21年,其中就任命了近70位宰相,他们的平均任期仅有两年,而且大部分并没有得到武则天的信任,直接从高位上被硬生生撸下来,要么贬官、外放,要么可能就是送了命。
应该说狄仁杰算是一个意外,他晚年深得武则天信任,先后两次拜相,第一次时长四个月,第二次是三年,最后在宰相任上走完了他的一生,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去世深感痛惜,这算得上是生荣死哀。
实际上,狄仁杰虽不像他推荐的张柬之宰相那样大器晚成,但真正受到器重的时候也不算小了。他以科举明经考试入仕,但早年官运很一般,甚至还被小吏给诬告了,幸亏当时任河南道黜陟使的是工部尚书阎立本。阎立本坚定地认定狄仁杰就是沧海遗珠,于是狄仁杰因祸得福成为并州都督府的法曹。
直到676年之后,已经年近50岁的狄仁杰才被任命为从六品下的侍御史,几年后升任从五品上的度支郎中。应该说狄仁杰在唐高宗时期一直都是官位不显的,并没有得到李治的重用。李治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都被武则天压制,实际上从684年开始就是武则天临朝听制,两年后,狄仁杰成为宁州刺史,他非常善于抚慰百姓,能实实在在为百姓着想,因此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正因为如此,宁州百姓为狄仁杰立碑纪念,而御史郭翰向朝廷举荐了狄仁杰,不久,狄仁杰就被任命为正四品下的冬官侍郎。
自此以后,狄仁杰逐渐为武则天所重视,691年,62岁的狄仁杰成为地官侍郎,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实际上的宰相,这是狄仁杰第一次拜相,这个时候的狄仁杰虽然被武则天看重,但是武则天对他的信任程度远不能和后来相比,而且当时正在实行酷吏政治。酷吏们无所不在,或公或私对朝廷命官展开屠杀。而狄仁杰也不能幸免,在他担任宰相四个月之后,就被酷吏来俊臣弄到了狱中。这对于狄仁杰来说是一场生死考验,幸亏狄仁杰第一时间“承认”自己谋反,然后想方设法写了一封血书让他的次子狄光远找武则天喊冤。狄仁杰这才见到了武则天,并洗脱了自己的嫌疑,但是官复原职已经不是不可能的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狄仁杰被任命为彭泽县令,当了四年县令之后,他被派往魏州做刺史抵挡契丹犯边,与民生息,契丹不战而退,狄仁杰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颂,并立碑纪念。第二年,也就是697年,狄仁杰升任鸾台侍郎,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再次拜相。这次宰相的任期还算是比较长的,长达三年之久,而此时的武则天是非常信任和尊重狄仁杰的。
不过年近七十岁的狄仁杰身体素质开始下降,他为此上表请求告老还乡,但是并没有得到武则天的准许,不过武则天为狄仁杰想的比较周到,不允许狄仁杰行跪拜之礼,不让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班,并且叮嘱大臣们,只要不是特别大的军国之事,尽量不要去打扰狄仁杰。
700年,77岁的武则天巡幸三阳宫,71岁的狄仁杰也随驾前往,并被武则天赐下宅第, 应该算是绝无仅有的恩宠了,不过可惜的是,这一年的九月,狄仁杰就病逝了,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而武则天更是难以接受。
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